成语故事: 一诺千金

史清 整理
font print 人气: 612
【字号】    
   标签: tags:

信守诺言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老子说:“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孔子讲过: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信守诺言,言而有信不仅是做人必须遵从的准则,也是保持社会和谐的一个基本要求。

流传千古的成语“一诺千金”不仅反映了古人重诺言、重信用,也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任何物质金钱都比不上一个人的高尚人格和诚信的美德。“一诺千金”出自司马迁《史记•季布来布列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故事说的是:

秦朝末年,在楚地有一个叫季布的人,性情耿直,为人侠义好助。他以信守诺言而闻名楚地。

楚汉相争时,季布是项羽的部下,曾多次率兵打败刘邦的军队。等到项羽刎颈乌江战败后,刘邦坐天下,他出千金悬赏捉拿季布,并下令有胆敢窝藏季布的论罪要灭三族。

由于季布为人所敬慕,濮阳的一个周姓人家暂时收留了他。但是,周家说:“汉王朝想尽快捉拿到将军,很快会追踪到我家了,将军如能听我的话,我才敢献计策给你;如果不能,我情愿先自杀。”季布应允了他。周家便把季布的头发剃掉,用铁箍束住他的脖子,穿上粗布衣,将他和周家的几十个奴仆一同卖给了鲁地的著名游侠朱家。朱家心知是季布,便买下季布和奴仆,将他们安置在田里耕作,并且告诫儿子说:“田间耕作的事,都要听从这个佣人的吩咐,一定要和他一同用餐。”

朱家便到洛阳去拜见了汝阴侯滕公(夏侯婴)。滕公留朱家多住了几天。朱家乘机对滕公说:“季布犯了什么大罪,皇上如此急迫地追捕他?”滕公说:“季布多次替项羽窘迫皇上,皇上怨恨他,所以一定要 抓到他才善罢甘休。”朱家说:“您怎么看季布呢?”滕公说:“他是一个贤者。”

朱家说:“做臣子的为其主上所用,季布受项羽差遣,尽职而已。难道项羽的部下就可以全都杀死吗?现在皇上刚刚夺得天下,仅凭个人的怨恨就去追捕一个人,不是在向天下人显示自己如何器量狭小吗!以季布的贤能,汉王朝追捕又如此急迫,他不是向北逃到匈奴去,就是要向南逃到越地去了。这种忌恨壮士而去资助敌国的举动,就是伍子胥为什么要鞭打楚平王尸体的原因了。您为什么不从容向皇上说明呢?”

滕公知道朱家是位大侠客,猜想季布一定隐藏在他家,便许诺向皇上去说明。滕公果真按照朱家的意思向皇上奏明。皇上于是赦免了季布。朱家因此而在当时出了名。后来季布被皇上召见,表示服罪,皇上任命他做了郎中。

汉惠帝的时候,季布担任中郎将。匈奴王单于曾经写信侮辱吕后,吕后大为恼 火,召集众将领来商议这件事。上将军樊哙说:“我愿带领十万人马,横扫匈奴。”各位将领都迎合吕后的心意,齐声说好。而季布却说:“樊哙真该被斩!当年, 汉高祖率领四十万大军尚且被围困在平城,如今樊哙怎么可能用十万人马就能横扫匈奴呢?这是当面撒谎!况且秦王朝正因为对匈奴用兵,才引起陈胜等人起义造 反。直到现在创伤犹在,而今樊哙又当面阿谀逢迎,是想要使天下动荡不安。”一时,殿上的将领人人都惊恐不已,吕后因此退朝,从此不再议论攻打匈奴的事了。

楚地有个叫曹丘的先生,擅长辞令,能言善辩,喜欢结交有权势的官员。与窦长君有交情。季布听说后,便寄了一封信劝窦长君:“我听说曹丘先生不是个德高望重的人,您不要和他交往。”后来曹丘先生回乡,想要窦长君写封信介绍他去见季布,窦长君说:“季将军不喜欢您,您不要去。”曹丘一再坚持,窦长君只好写了一封介绍信。

曹丘先派人把窦长君的介绍信送给季布,季布接了信果然大怒,等待着曹丘的到来。曹丘到了,就对季布作了个揖,说道:“楚人有句谚语:‘得黄金百 (斤),不如得季布一诺’,您怎么在梁、楚一带获得这样的声誉的呢?况且您我都是楚人。我向天下人宣扬您的美名,难道我还不重要吗?您为什么这样坚决地拒绝我呢!”季布心里顿时高兴起来,请曹丘进来,留他住了几个月,把他作为贵客招待。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人目光短浅不能自见,所以需要镜子;智力短浅不能自知,所以需要道德。看见自己脸上的斑点不是镜子的错,发现自己做错了不要怪道德标准。没有镜子就不能梳理头发;没有道德标准就不能解开迷惑。
  • “共挽鹿车”中鹿车指古代的一种小车,称赞夫妻同心,安贫乐道。
  • 相传春秋时代(约公元前700年),秦穆公有个小女儿,非常喜欢西戎国贡献的一块碧玉。穆公便给女儿起名为“弄玉”。弄玉公主长到十几岁,姿容无双,聪颖绝伦,但性情孤僻,尤其厌恶宫里繁琐的礼仪。她经常一个人呆在深宫里,品笛吹笙。穆公见她这么喜欢笙,命名匠把那块美玉雕成碧玉笙送给她。公主自从得了碧玉笙,练习吹笙的时间更长了,技艺也更加精湛了。
  • 知恩图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恩报德,至死不忘,一直被认为是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传统美德。成语“结草衔环”的典故不仅向我们讲述了成就这美德的两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还告诉我们“善有善报”是一亘古不变的天理。
  • 记卢生邯郸(1)逆旅(2)遇道者吕翁,……时(3)主人蒸黄粱(4),生(5)梦人枕中,……生举进士,累官(6)至节度使(7),为相(8)十年……。及(9)醒,黄粱尚未熟,怪曰:“岂(10)其梦寐(11)耶?”后人由此引申出“黄粱一梦”。(唐•沈既济《枕中记》)
  • 成语故事破镜重圆不仅讲述了一个优美的爱情故事,更反映出古人成人之美的美德。
  • 秦之围邯郸,赵使(1)平原君(2)求救,合从(3)于楚(4),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5)。平原君曰:“使(6)文能取胜,则善矣。文 不能取胜,则歃血(7)于华屋之下,必得定从而还。士不外索(8),取于食客门下足矣。”得十九人,余无可取者,无以满二十人。
  • 中华五千年文化的是修炼文化,许多成语典故都来源于修炼。成语“叱石成羊”来源于一个道家修炼故事。
  •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塞翁得马焉知非祸”已经是我们现在常用的成语了,它出自西汉刘安主持编写的《淮南子•人间训》。这个故事是这样的:
  • 伯乐是春秋战国时期秦国有名的相马能手,他的相马声名响誉天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