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地中海贫血

人气: 148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3月7日讯】 编者按﹕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世界上约有2亿以上的人携带地中海贫血突变基因。而中国大陆资料显示,在广东省,£-c-地中海贫血基因人群携带频率约为 8.53%,β-地中海贫血人群携带频率约为2.54%。比邻广东的香港目前有55万人是地贫基因携带者,约占总人口8.5%。在台湾地中海贫血亦不罕见,尤以客家籍人较多。本报将以专版形式详细介绍地中海贫血对后代和病人的影响,希望能够帮助携带地中海贫血突变基因的全球华人正确面对这个遗传性问题。

地中海贫血简介

地中海贫血(Thalassemia)是一种遗传性贫血,简称海贫或海洋性贫血,于1925年由Cooley和Lee首先描述,最早发现于地中海区域,包括:地中海、中东、印度洋及南中国海沿岸国家,当时称为地中海贫血。实际上,本病遍布世界各地,在中国以广东、广西、贵州、四川为多。

地中海贫血是一类由于正常染色体遗传性缺陷,引起血红蛋白链的基因发生突变而导致合成障碍,在红血球中,血红蛋白负责运输氧气。它由两种不同的蛋白组成,即α球蛋白和β球蛋白。如果机体无法产生足够的α球蛋白和β球蛋白,红血球就无法正常形成,也就不能携带充足的氧,同时因为红血球易被溶解破坏导致溶血性贫血。

地中海贫血可分α型及β型。正常血红蛋白(Hb)由四个亚基链(α2β2)组成,α链合成不足称α地中海贫血,β链合成不足称β地中海贫血。α地中海贫血又分四型,β分三型,对机体功能影响轻重不同。根据对机体影响轻重又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文/王怡、王晓飞)

α地中海贫血

人类α血红蛋白基因,每条染色体各有2个α基因,一对染色体共有4个α血红蛋白基因。

大多数α地中海贫血(简称α地贫)是由于α血红蛋白基因的缺失所致,少数由基因点突变造成。若仅是一条染色体上的一个α基因缺失或缺陷,则α链的合成部分受抑制,称为α+地贫;若每一条染色体上的2个α基因均缺失或缺陷,称为α0地贫。

重型α地贫是α0地贫的纯合子状态,其4个α珠蛋白基因均缺失或缺陷,以致完全无α链生成,因而含有α链的HhA、HbA2和HbF的合成均减少。患者在胎儿期即发生大量γ链合成γ4(Hb Bart’s)。Hb Bart’s对氧的亲合力极高,造成组织缺氧而引起胎儿水肿综合症。中间型和α地贫是α0和α+地贫的杂合子状态,是由3个α珠蛋白基因缺失或缺陷所造成,患者仅能合成少量α链,其多余的β链即合成HbH(β4)。HbH对氧亲合力较高,又是一种不稳定血红蛋白,容易在红血球内变性沉淀而形成包涵体,造成红血球膜僵硬而使红血球寿命缩短。

轻型α地贫是α+地贫纯合子或α0地贫杂合子状态,它仅有2个α珠蛋白基因缺失或缺陷,故有相当数量的α链合成,病理生理改变轻微。静止型α地贫是α+地贫杂合子状态,它仅有一个α基因缺失或缺陷,α链的合成略为减少,病理生理改变非常轻微。

1.静止型:患者无症状。红血球形态正常,出生时脐带血中Hb Bart’s含量为0.01~0.02,但3个月后即消失。

2.轻型:患者无症状。红血球形态有轻度改变,如:大小不等、中央浅染、异形等;红纽胞渗透脆性降低;变性珠蛋白小体阳性;HbA2和HbF含量正常或稍低。患儿脐血Hb Bart’s含量为0.034~0.140,于生后6个月时完全消失。

3.中间型:又称血红蛋白H病。此型临床表现差异较大,出现贫血的时间和贫血轻重不一。大多在婴儿期以后逐渐出现贫血、疲乏无力、肝脾大、轻度黄疽;年龄较大患者可出现类似重型β地贫的特殊面容。合并呼吸道感染或服用氧化性药物、抗疟药物等可诱发急性溶血而加重贫血,甚至发生溶血危象。

实验室检查:外周血象和骨髓象的改变类似重型β地贫;红血球渗透脆性减低;变性珠蛋白小体阳性;HbA2及HbF含量正常。出生时血液中含有约0.25Hb Bart’s及少量HbH;随年龄增长,HbH逐渐取代Hb Bart’s,其含量约为0.024~0.44。包涵体生成试验阳性。

4.重型:又称Hb Bart’s胎儿水肿综合症。胎儿常于30~40周时流产、死胎或娩出后半小时内死亡,胎儿呈重度贫血、黄疽、水肿、肝脾肿大、腹水、胸水。胎盘巨大且质脆。

实验室检查:外周血成熟红血球形态改变如重型β地贫,有核红血球和网织红血球明显增高。血红蛋白中几乎全是Hb Bart’s或同时有少量HbH,无HbA、HbA2和HbF。(文/王怡)

β地中海贫血

根据病情轻重的不同,分为以下3型。

1.重型:又称Cooley贫血。患儿出生时无症状,至3~12个月开始发病,呈慢性进行性贫血、面色苍白、肝脾大、发育不良、常有轻度黄疽,症状随年龄增长而日益明显。由于骨髓代偿性增生导致骨骼变大、髓腔增宽,先发生于掌骨,以后为长骨和肋骨;1岁后颅骨改变明显,表现为头颅变大、额部隆起、颧高、鼻梁塌陷、两眼距增宽,形成地中海贫血特殊面容。患儿常并发气管炎或肺炎。当并发含铁血黄素沉着症时,因过多的铁沉着于心肌和其他脏器,如:肝、胰腺、脑垂体等而引起该脏器损害的相应症状,其中最严重的是心力衰竭,它是贫血和铁沉着造成心肌损害的结果,是导致患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病如不治疗,多于5岁前死亡。

实验室检查:外周血象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红血球大小不等,中央浅染区扩大,出现异形、靶形、碎片红血球和有核红血球、点彩红血球、嗜多染性红血球、豪 -周氏小体等;网织红血球正常或增高。骨髓象呈红血球系统增生明显活跃,以中、晚幼红血球占多数,成熟红血球改变与外周血相同。红血球渗透脆性明显减低。 HbF含量明显增高,大多>0.40,这是诊断重型β地贫的重要依据。颅骨X线片可见颅骨内外板变薄、板障增宽,在骨皮质间出现垂直短发样骨刺。

2.轻型:患者无症状或轻度贫血,脾不大或轻度大。病程经过良好,能存活至老年。本病易被忽略,多在重型患者家族调查时被发现。

实验室检查:成熟红血球有轻度形态改变,红血球渗透脆胜正常或减低,血红蛋白电泳显示HbA2含量增高(0.035~0.060),这是本型的特点。HbF含量正常。

3.中间型:多于幼童期出现症状,其临床表现介于轻型和重型之间,中度贫血,脾脏轻或中度大,黄疽可有可无,骨骼改变较轻。(文/王晓飞)

地中海贫血的早期症状及诊断

如有以下症状:1.疲劳(感觉疲倦)、衰弱﹔2.肤色苍白或呈黄色(有如患黄疸病)﹔3.脾脏和肝脏肿大、腹部突出;4.尿液颜色深就要考虑是不是患有地中海贫血,要尽早找医生做进一步诊断及治疗。

诊断地中海贫血,需要进行体格检查和验血。体格检查可以发现肝脾有无肿大。验血可以了解血红蛋白水平,如果血红蛋白水平高于75,那么就要进行血红蛋白电泳检查,看是否有异常血红蛋白,如果发现了异常血红蛋白,再进一步进行基因检查,明确诊断。当你发现你的孩子从小就面色苍白、腹部有隆起现象、生长发育落后于同龄儿童、鼻子扁平、额骨突出,而你们夫妻双方又都来自地中海贫血高发地区,就应带孩子去医院进行地中海贫血的检查。(文/王晓飞)

地中海贫血病人面对的问题

骨质疏松
由于地中海型贫血的患者缺少正常的血红蛋白,红血球携氧功能差,体内主要造血器官骨髓与次要造血器官肝脏、脾脏均会进行旺盛的造血作用,从而引起骨髓增生。骨髓增生会侵犯周围的皮质骨,造成骨质疏松。

心脏病变
地中海贫血的常规治疗方法之一是输血治疗。也会造成铁质滞留堆积,引起心脏、肝脏和内分泌器官的功能异常。当过多的铁沉积在心脏,心脏会变大并且跳动不规则,如果过多的铁持续沉积在心脏,最后会造成心肌病变,导致心脏衰竭。为了防止这个现象,常在输血时应用除铁剂以避免过多的铁沉积在心脏,并将已沉积的铁带走,所以,现在地中海贫血病人已很少有心脏方面的并发症了。

糖尿病
地中海贫血病人若有糖尿病家族史,得到糖尿病的概率就会增加。故地中海贫血的病童若有糖尿病家族史,应在10岁以后,每年做一次葡萄糖耐量检测;若病童没有糖尿病家族史,应在16岁后,每2年做一次葡萄糖耐量测试,如果检查结果显示血糖上升,则需要采用无糖饮食和减重来避免及延后糖尿病的产生。糖尿病需注射胰岛素,这样的治疗并不容易,特别是患有地中海贫血的人,所以我们鼓励病人规律使用除铁剂,希望减少糖尿病的发生。

肤色变深
铁沉积造成肤色变深和色素斑的形成,这些色素并不是铁沉积,而是铁堆积至细胞中所造成的反应。定时注射除铁剂的病人较不会有皮肤问题的困扰,如果已形成皮肤改变,开始使用除铁剂后,通常也会有立即的改善。(文/王晓飞)

地中海贫血的常规治疗方法

地中海贫血的治疗取决于病人类型。如果是轻型地中海贫血或仅仅是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不会有什么症状,也不需要治疗。中间型地中海贫血患者根据其贫血严重程度不同,需要不同频率的红血球输血。重型地中海贫血患者每2~3周必须接受一次输血。

为了防止长期输血造成的铁质堆积伤害肌体的问题,必须进行去铁治疗。目前,美国食品和医药管理局(FDA)批准的去铁治疗的唯一药物是 desferoxamine,其商品名为除铁灵(Desferal)。该药使用插入皮肤或静脉的针头以及一个小型的电池驱动泵,在8~12小时以上的时间内,将除铁灵“输注”到患者体内。(文/王怡、王晓飞)

参考资料﹕美国库利贫血基金会、地中海贫血儿童基金会、中国遗传咨询网、广东省地中海防病协会。◇(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