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故事:宁封子

心缘
font print 人气: 128
【字号】    
   标签: tags: ,

宁封子,是黄帝时期的掌管制陶之事的官员。有人路过,替他掌管陶器窑中的火,居然能够冒出带五种色彩的烟。后来那个人就把这个方法教给了封子。一次烧陶,封子升窑添柴,因窑顶柴塌,遂陷火窟。人们见到灰烟中有封子的形影,随烟气冉冉上升。他最终火化登仙。后来人们观看烧剩的灰烬,还可见到封子的骸骨。人们深以为异。当时的人们便把封子的骸骨葬在宁北山中,因此后人称他为宁封子。

《列仙传》有诗赞颂道:奇矣封子,妙禀自然。铄质洪炉,畅气五烟。遗骨灰烬,寄坟宁山。人睹其迹,恶识其玄。意思是“神奇宁封子,玄妙出自然。身熔大火炉,气畅五彩烟。灰中存残骨,坟寄宁北山。人只见遗迹,哪知其事玄。”

相传,宁封子升仙后,栖身在四川的青城山。黄帝曾往见问以“龙𫏋飞行”之道。宁封子以《龙𫏋经》传授给黄帝。黄帝受之后,能乘云龙以游八极。后来黄帝拜宁君为五岳真人。南宋诗人范成大有诗云:“三十里至青城,山门曰宝仙九室洞天。夜宿丈人观,观在丈人峰下。五峰峻峙如屏,观之台殿上至岩腹,丈人自唐以来号五岳丈人。

相传四川灌县青城山建福宫后丈人山,就是黄帝向宁封丈人问道处。

(资料来源:《列仙传》、《搜神记》)

转载 正见文章:http://big5.zhengjian.org/articles/2008/4/23/42161.html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神仙故事在民间历经千年而不衰,经由故事、说唱、戏曲、绘画、诗歌、传奇和小说等形式世世代代地传唱,是人们创作、想像的不朽源泉,中华数千年的古文明也因它而富有生命的活力,源远流长。
  • 根据佛典,他是长寿神仙,名为阿难,是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之一。他最初是释迦牟尼的堂弟,后随佛陀出家。
  • 黄帝在一百二十岁那年,某日天门忽然开了,巨龙垂着胡须来迎接他。黄帝就与随身的臣僚七十多人一起跨上龙背,功成圆满白日飞升了。后面的群臣们,都依依不舍的跟着,抓住龙须不松手。
  • 众人顺着菩萨指的方向望去,看见水中有一个影子,呈现出观音菩萨的宝相。众人急忙下拜。当时水中正巧有一轮月影,非常明亮,菩萨的宝相渐渐隐没于月影中,慢慢消失了。等到大家起身,发现石台上美丽的妇女也消失了。
  • 岸上有一栋高楼,半夜里,突然失火,大火熊熊燃烧,楼中人张惶呼叫,乱成一片。林孝廉忽见一个少妇,只穿内衣短裤,从楼上坠入船中。林孝廉见少妇衣不蔽体,急忙把自己的狐皮长袍拿过去,给她盖在身上。又叫人把她扶进船舱休息。自己则挑灯站在船舱外面,守护着她。
  • 雷州半岛南渡河畔小镇窑家墟的各色小人物,在国家各项运动对个人命运深刻影响下,展现坚强生存的意志。(fotolia)
    徐生原可考上状元第一名,但因他背女子过河时吟诵的诗句,流露出不正的想法,他中第一名状元的资格便被褫夺了……
  • 根据《玉壶野史》卷一记载,曹彬满周岁时,曹家举行了庆生宴会。曹彬父母把上百的玩具和器物全都摆在宴席上。众人也都好奇,小曹彬能抓到什么呢?
  • 故事中的渔民救人不图名、不图利、不图报,既帮淹死鬼修成了正果,自己因救了三个人积了很大阴德。自从淹死鬼做了土地神,渔民就再也不打鱼了。而渔民也得到了福报,在神佛的护佑下,不管灾年丰年,他家的庄稼年年丰收,家中事事顺利,家境也慢慢富裕起来,他活到八十多岁无疾而终。
  • 《寿康宝鉴》里记载的一个因果故事,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故事中蓝润玉的行为,在现代人眼里,不仅不算啥错误,很可能还会被人以“痴情”“追求爱情”等来看待,会看成一段有“浪漫情愫”的“暗恋”及“美好回忆”。可是,他的行为却遭到了天谴恶报。
  • 北宋初年,在益津关一地(现今河北省霸州市),名将杨延昭成功运用“火牛阵”大败韩昌的五万铁甲骑兵,重现了这场经典战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