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天人合一之路(11-1)

真理论
黄鹤昇
font print 人气: 8
【字号】    
   标签: tags: , ,

我们讨论了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后,必然要谈论认识的真理问题。这是人生价值评估问题,对我们如何通往天人合一之路会有帮助。因为只有我们知道所谓的“真理”都是相对的,人用知识去求得绝对真理是不可能的,这样我们才能放弃知识,作无求的“损无”功夫。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认为,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们意识中的正确反映。他们将真理分为“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两种。上面我们已对此两种真理作过分析,由于“绝对真理”的不存在,所谓的“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思维中是否能“正确反映”就成为问题了。因为物质的无限可分,又因它的不断运动和发展,意识不可能抓住物质的“真正本质”。

康德早就指出,我们认识的只是物质的“现象”,物自体是不可知的。而唯物辩证法偏要能耐,弄出个不能证实的“绝对真理”来。这个“绝对真理”,与唯心主义说“上帝是绝对真理”是一样的。上帝是怎么样的?如何证明它的存在?等等,我们的理性根本抵达不到上帝的彼岸。但唯心主义者比唯物主义者聪明:他们知道心可以包含万物,可以囊括整个世界及至整个宇宙,当然也可以将上帝、或神灵安放于心中。因此说,唯心主义尽管不能用理性证明神的存在,但其用心灵可以感受神的存在。这就是康德为什么他的理性实践从理性回到知性、感性的原故。

唯物辩证法看似很实在,唯物而论,但碰到真理问题时,这个“真”就出问题了。如何“真”?怎样才算真正的“真”?唯物辩证法只能用无法求到真正的“绝对真理”来搪塞,无论你求证到多少“相对真理”,但永远填不满“绝对真理”这个圆圈。如此说来,“绝对真理”就是一句废话。

反过来证明“相对真理”也就不可靠了,它的“真理”程度也就有问题了。哲学家孔德认为没有“绝对”,只有“相对”。而以辩证法来说,如承认有“相对”,那么就有“绝对”。但实际上还是相对,因为辩证的没完没了就如几何学的两条直线平行没有相交,永远达不到“绝对”。

曾经有人说过,“初识哲学的人否认上帝,不信上帝,而深通哲学的人则返依上帝。”他是否在感叹,在“真理”一词面前,无能为力,根本无法抵达真正的“绝对”的彼岸,只能以“上帝”来解结呢?

有关真理的问题,一些哲学家是这样表达的:


“真理是理念与经验事实相吻合。”


“真理是理性与事实相符。”

(待续)

(转载自黄花岗杂志社《通往天人合一之路》一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