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天人合一之路(13-3)

人生之困境
黄鹤昇
font print 人气: 4
【字号】    
   标签: tags: , ,

儒学:“率性之谓道”(《中庸。天命章》第3页,《大学、中庸》,华语教学出版社,1996年版),孟子说,“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彊恕而行,求仁近焉。”(《孟子》台湾智扬出版社,83年版350页)儒亦是用意中之意来包装自己。

我把我的心性放大,包罗万物,使“所过者化,所存者神”(引同上书357页),其最高的理性统觉就是“自得”。我自认得到了整个世界,世界就在我心中了。

其方法是“此天之所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孟子》引同上书314页)。人,只有用意中之意来包装自己,才能是圆满的吗?还有没有另一条道可走?

一个高山的顶峰,四周一片空广无垠,寂静无声,那无边无际的天,没有云彩,没有星星,没有一点物的衬托,空空如也。你一个人孤伶伶地站在顶峰上,此时此刻,那思维僵住了,那感性断绝了与料的来源,那物质和意识,已经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他思,但没有了对象,脑袋一片空白;他喊,但没有回应,四周一片寂静。

这个世界是什么?它为什么因我们而存在?上帝在呼唤着我们吗?神秘,不可理解,一切回到寂静…………柏克莱说:“存在就是被感知。”笛卡儿说:“我思故我在。”然,这个顶峰上的他,孤伶伶的被四周无垠的空广所包围,他无所衬托,无所联系,无所牵挂,他感知到的是空,他思,但他尚存在么?

存在,这世界的一切都存在,包括那死去的、再生的、现存的、有机的、无机的,但当我作为主体的时候,那思维无所衬托,无所联系,无所执象的时候,这个思,终归于空寂和虚无?…………我们看到站在顶峰上的那个人,他似乎一切虚无化了,但实则不然。他的脚还站在那大地上,他还活着,他还有感知,他还在思。他所认为的“虚无”,对面还是“有”:他还是在乎他的“存在”。他的脚,还站在那大地上呢。

德国伟大的哲学家叔本华,早就揭示了这个人类“生存意志”的本质。这位《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的作者,他石破惊天地道出人生的悲剧:这个人的生存意志,他一生下来就与这个表象的世界紧紧地相联在一起了,意志不可能停止它的活动,它促使人的欲望没有止境,人不可能有绝对的自由,活着就是痛苦。若没有痛苦,这个人似乎也就不存在了,消灭意志才是他的解脱。

另一位哲学家尼采,面对叔本华“生存意志”的困境,他发展出一套“超人”哲学。他用“权力意志”取代叔本华的“生存意志”,企图用“超人的权力意志”来战胜叔本华的“生存痛苦”。他宣布“上帝死了”,并要“重新估计一切价值”(尼采:《查拉斯图拉如是说》6—10页,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8月北京第1版)。

(待续)

(转载自黄花岗杂志社《通往天人合一之路》一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