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故事:释智达入冥方知修炼要精进

法轮大法学员
font print 人气: 12
【字号】    
   标签: tags:

唐朝时有一个出家人法名释智达,他虽出了家,却并不精进修炼。在唐高宗永徽三年(公元652年)六月,释智达因病死了过去,可他的身体却始终是暖和的,所以人们便没有殓葬他。过了两日,他忽然又复活了,人们可以感觉到他的呼吸了,第二天他就能说话了。这样,释智达便开始向人们讲述他在病中元神离体时的所见。

当释智达因病昏死过去时,他看见有俩位穿着黄布裤子的阴差来到他面前说:你该下地走一走了,说着便把他带了出来,一路上不见屋舍,非常荒凉,走了很艰辛的一段路来到了一处官府大堂之下。大堂上有一贵人,相貌威严,左右兵卫过百。这位贵人看了看释智达后,便对他非常严肃的说:你是出家之人,怎么却犯了这么多过错呢?释智达申辩说:我的确在修炼上不精进,可我也确实不记得自己做了哪些不好的事情。

那贵人问道:你经常诵戒吗?释智达回答说:刚出家时诵读过戒律,后来就松懈了,现在已有一段时间没诵戒了。贵人就告诉他:身为佛教出家弟子,不诵读戒律是一件很大的非法之事,接着便命令阴差把他带到地狱中去体验一番,不过暂时先不要让他受大苦。阴差引着释智达走了数十里后,便来到了一个高达数十丈的黑色大铁门前,铁门两边的墙也都是高达数十丈的铁墙。

释智达心知此乃地狱也,于是心中极为恐怖,非常懊悔自己在世时怎么不勇猛的修炼佛法。进入大铁门后,听到里面尽是罪人哭喊呼叫之声,借着乍起乍灭的火光见到数名罪人被反绑着往前走,后面还有小鬼拿着铁叉刺得他们血流如泉。

进门两百余步后,释智达见到一个高一丈多状如米囤的东西。接着,二阴差便把他抛掷到上面,那东西里面烈焰滚滚,释智达顷刻间便被火焰灼烧的昏了过去,那真是痛不可忍啊。过了好一会儿,释智达才苏醒了过来,二阴差随即又将他带到一个有十多个大铁锅的地方。每口大铁锅里都煮着罪人,罪人们在铁锅中随着沸水翻滚,皮肉都煮得稀烂了,想死却死不了,只能在这里无休止的受苦,而且旁边还有小鬼不断的用铁叉刺他们。阴差指着旁边一个空锅,告诉释智达说这就是为他准备的,只等他阳寿一尽就来这里受苦。

释智达一听吓得赶快跪下对阴差请求道:我的罪过与地狱的可怕,我都知道了,请让我回去好好修炼以免此苦吧。释智达就这样伏地请求了差不多一顿饭的时间,阴差就把他带到了一座周围风景优美的高楼下听候发落。楼上有一人出来对他说:你在这里略受轻报,就能真心悔过发心修炼,这真是一件可喜可贺之事呀。这人话一说完,释智达的元神立刻就回来了。

看了这则故事,我个人想到:从释智达不诵读戒律就遭到了如此严厉的责罚这一点,就可以看出佛法修炼真是一件严肃至极的事情啊。如果作为一个修炼人却不能精进修炼,不学法,不按照师父的要求做,那在神的眼里绝对不是一件小事情啊,那很有可能会造成最后令人遗憾的严重后果。

(资料来源:《大正藏》)

(转载自正见网)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群僧朝北墙上的十光佛画像看了看,发现画像的神彩风度与刚才那十人果然相同。从此,寺院的僧人不敢随便动这座佛殿,并用此来纪念十光佛从画像变化成活人这件事。
  • 如今我已二百九十岁了,平生屡经严寒酷暑,从未有过一点小病。贞元末年,我在这座寺庙里曾梦见一个伟丈夫,他衣冠楚楚,仔细一看,原来是长沙王。我把他请进屋坐下,谈起往事来,他非常伤感,就像他在世时那样。
  • 经过释迦牟尼佛详细的解说,阿阇世王终于清楚了,对他的恶行,再三的在释迦牟尼佛前忏悔,同时也得到了释迦牟尼佛的安慰。此时,阿阇世王对释迦牟尼佛与他的佛法完全信服了,放下一国之尊的身段,虔诚恭敬的顶礼释迦牟尼佛,然后安静的坐在一旁,听闻佛的教导。
  • 榜文张帖出去后,轰动全杭州城,连南宋皇帝也读到了;皇帝派人押送三万贯钱给净慈寺重建寺院...
  • 法聪听后,立即打坐入定。过了一会儿,有十七条大老虎来到这里,法聪便给这些老虎讲清道理,告诫老虎,不许再危害百姓。然后,又叫徒弟用旧衣服撕成布条,在每个老虎脖子上,各系一根布条。并要求它们:七天以后,还要到这里来。
  • 一天,忽然有乌鸦在房前的树上鸣叫,当地人说:“乌鸦栖止的地方,是不吉祥的预兆!”刘弼听到这样的说法,感到惊恐害怕,想要修行,积累些功德,但又不知道怎样做为好。夜间,梦见一位僧人,向他颂佛经,建议他念诵百遍。
  • 醒悟后的窥基,勤学苦练,严守戒律,日渐精进。他协助玄奘译经,最后成为一代高僧大德。
  • 只见那金刚像就挑起行李担子随他走了。寺中的僧人见此无不惊讶,这才知道自己平常看不起的疯僧竟然是位有大神通的人。
  • 周武帝发出灭佛的命令,士兵们放火烧了很多寺庙,但唯独这尊大石佛像,巍然屹立,丝毫未损..
  • 众人又是一阵哄笑。慧能脸不红,心不跳,从容自若地说:“三年后的今天,与众位相会于此。”说完,拜别方丈和众僧,收起三件随身之物,出寺门下山去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