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保钓时期史料 特藏组保存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7月12日讯】(自由时报记者洪美秀/专题报导)清华大学图书馆特藏组从今年开始陆续收集到1970年代海外保钓运动时期的丰富史料和手稿,且陆续有纪刚、李欧梵等人的捐赠手稿文物,已成为清大图书馆的特色,馆长谢小芩说,很多一流大学图书馆都有专属的历史文物典藏,清大如能保存及记录年轻人参与社会运动及人道关怀的丰富文献资料,将可成为清大图书馆的特色之一。

清大图书馆4月底举办保钓运动国际论坛及保钓运动史料文物展,促成此论坛的推手就是馆长谢小芩,她说,从叶荣钟女儿叶芸芸捐献一批叶荣钟全集史料和手稿后,她认为保钓时期留美海外人士对社会的关怀与人权相当重视,当时的保钓人士发起的新希望自觉运动、科学刊物,甚至在美国纽约时报许多人连署登报支持保钓运动,都是知识份子参与社会关怀的体现,于是她起了个梦想,希望将有关保钓运动时期的文献留在清大典藏。

她的毅力感动林孝信教授,接着又有金恒杰、刘容生、刘源俊和唐文标等人捐赠大量珍贵文献,清大图书馆至今已累积1970年代海外及台港地区保钓运动的丰富刊物及文献资料,为这一段青年投入社会运动及人道关怀的历史面貌做了记录与整理。

谢小芩说,接着又有纪刚、李欧梵、杨儒宾等人捐赠丰富的手稿及相关文件,使特藏中心史料更加丰富,难能可贵的是特藏组虽没有正式组织编制,但靠着有心人士捐款,才能聘请专人协助整理保存,目前仍急须捐助才能持续。

她已积极争取设立清大图书馆特藏组的正式编制,除搜集有关清大校史的资料,更希望全面保存的保钓运动史料,成为特藏组的特色,目前清大也完成“原子能之父”孙观汉的全部资料和手稿整理,这些有关清大留美人士时期的历史纪录,也会是图书馆特藏的另个重要收藏。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