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风云人物
袁崇焕,广东东莞县人(一说广西藤县人)生于万历十二年(1584)35岁中进士,官授福建邵武知县。袁崇焕为官清廉闲暇,潜心研读兵事,常与人评论兵法战例,一些辽东校卒退伍日归县,亲自拜访虚心讨教辽东山川地理,风士人情,敌我态势,对辽东战事了如指掌。
春秋时,齐桓公派兵攻打鲁国,此次战役中鲁庄公任用曹刿指挥作战,从而使他由原本的默默无闻到一鸣惊人:以“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战术,出人意外地打败强盛的齐国。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长勺之战”。
他七岁时写的《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充满童趣和天真,清新可爱,是自古以来孩童们学唐诗时常背诵的一首好诗。
蒙恬是秦朝的武将,他骁勇善战、屡立战功,年轻时曾经独自带领一支分遣队攻克楚国;被起用为将军后,又率兵大败齐军。
王导是东晋时的丞相,他因曾与琅琊王司马睿交往甚密,所以东晋渡江后,积极协助司马睿在江南重建晋朝。
米芾出生于(西元一○五一 至 一一○七年),是中国湖北省襄阳县人。字元章,号鹿门居士、襄阳漫士、海岳、米南宫等。徽宗诏为书画学博士,人称“米南官”,又因举止颠狂,人称“米颠”。在书法上,他是“宋四书家”之一,又首屈一指。其书体潇散奔放不失法度,苏东坡称其“真、草、隶、篆,如风樯阵马,沉着痛快”。此外,他又独创山水画中的“米家云山”之法,为后世许多画家所倾慕...
孙膑是战国时齐国人,他一生命运坎坷,曾被同门庞涓陷害,而遭受膑刑,因此人称“孙膑”。他因创造许多著名的兵法,故被后人尊称为“兵学亚圣”。
“层楼风雨暗伤春,烟柳斜阳独怆神;多少江湖忧乐意,漫呼青兕作词人。”这首七言绝句,道尽了辛弃疾一生的悲歌、忧愤、抑郁和哀乐。爱国词人辛弃疾,是继北宋苏轼之后,又一豪放派大家,与苏轼并称“苏辛”。
张巡,唐蒲州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他生于唐中宗景龙二年( 708年),卒于唐肃宗至德二载( 757年)。
徐霞客﹙公元1586–1641年﹚名宏祖,字振之,号霞客。明万历十四年出生于今江苏省江阴县,是明代著名的地理学家、探险家、旅行家,也是游记文学作家。徐霞客幼即聪敏过人,好读书,十五岁博览祖遗“绛云楼”藏书,对古文史册、图经志籍特别有兴趣,也渐渐萌生了遨游名山大川的志向。
颜真卿字清臣,生于唐中宗景龙元年,卒于德宗贞元元年,享年78 岁。封鲁郡公,世称“颜平原”、“颜太师”、“颜鲁公”等。颜真卿幼年失怙,随母殷氏寄居舅家。颜氏世代家学渊远,名重当世。殷氏亦是名门望族。少年颜真卿在双方长辈的悉心呵护与严格教育下,学业精勤,尤工书法。
苏辙(1039~1112),享年74岁,字子由,号颍滨遗老,苏轼之弟,唐宋八大家之一。其为人沉静简洁,鲜言寡欲,性孝友。“与兄进退出处,无不相同,患难之中,友爱弥笃,无少怨尤,近古罕见”(《宋史苏辙传》)。
王羲之,字逸少,号澹斋,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作为一代书圣,王羲之在传颂在中国书法史的名作相当的多,如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黄庭经》、《乐毅论》
《三字经》里有一句话:“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这位苏老泉,就是苏轼与苏辙的父亲,“三苏”之首的苏洵。苏洵(1009——1066),乃北宋散文家,字明允,号老泉,自称“西蜀匹夫”,可见其一生是“尝有志于当世”、“方不见用于当世”的文人。
白朴字仁甫,一字太素,号兰谷,出身金朝的官僚家庭,其父亲白华,是仕金枢密院判官,也是著名文士。白朴处于动荡的年代,蒙古军攻南京(今开封)时,父亲随哀宗奔归德,母亲被掳送往蒙古军中,当时白朴年甫七岁,由父亲的好友元好问收养,元好问视如已出。
郑光祖,字德辉,平阳襄陵(今山西襄汾县)人,生卒年不详。他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家和散曲家,与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齐名,号称元代四大杂剧家之一。据学者考证,郑光祖一生写过18种杂剧剧本,全部保留至今的有《迷青琐倩女离魂》、《刍梅香骗翰林风月》、《醉思乡王粲登楼》、《辅成王周公慑政》、《虎牢关三战吕布》等。
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元朝大都人。生于富豪家庭,饱读诗书,满腹经纶,年轻时曾热衷功名,但仕途并不显达,虽曾担任江浙行省务提举官一卑职,却常受正职的蒙古官吏牵制。所以,抑郁不得志的他到了五十岁左右,看破了官场浮沉荣辱,退隐山林,以诗酒自娱。过着“酒中仙、尘外客、林间友”的生活,不再与统治阶层同流合污。
关汉卿,字汉卿,号己斋叟;大都(今北京)人,是“元曲四大家”之一。他是元代杂剧作家中的领袖级人物,《录鬼簿》将他列于“前辈才人”56人之首。关汉卿的创作力十分惊人,所作剧曲,是元人中最多的,其中以杂剧的成就最大。他一生写了60多种,今存18种,最著名的有《窦娥冤》、《拜月亭》、《救风尘》、《单刀会》、《蝴蝶梦》等。
张可久,元代散曲作家。字小山,一说名久可,号小山。庆元(今浙江宁波)人,屡为小吏,年代略晚于马致远,约是十三世纪后期、十四世期初间之作家,生平事迹难考,仅能由他的曲中窥其身世一斑。在充满郁郁不得志的作品中,可知其为怀才不遇、困于仕途的江南才子。由于仕途不得意,而历游江南之名胜古迹,足迹遍于江苏、安徽、浙江、湖南一带,晚年隐于杭州。
欧阳修(1007-1073),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欧阳修自称庐陵人,因为吉州原属庐陵郡。他是北宋卓越的文学家、史学家,也是宋代文坛最具影响力的人物,被尊为一代儒宗。
曹雪芹(1716~1763),名霑,字梦阮,号雪芹,祖上本是汉人,很早就入了满族正白旗的内务府,后因军功,逐步升为官吏。曾祖父曹玺开始,至曹雪芹的养父曹頫一代,都是担任江宁织造。康熙皇帝五次到南方巡视,有四次住在他的家里,由此可见曹家的荣华以及与皇室关系的亲密。
唐代名医孙思邈先生是北京华原人,在世活了一百多岁,行医七十余年,是中国在医药学实践上最长寿的一位医药学家,人们把他当做“神仙”,又被尊称为药王孙天医。
公元1101年,宋徽宗即位,透过外交手腕及经济输诚,抵挡住来自北方的军事威胁。一个多世纪的承平换得经济的稳定发展,城市商业带动文化娱乐的需求,在瓦舍勾栏中,于酒酣耳热之际,欣赏说书、杂耍等表演成为当时风行的休闲活动。不仅庶民文化蓬勃发展,文人艺术也获得皇家支持,在宋徽宗支持下,隶属国家的翰林图画院不断扩大规模。
朱耷生于1625年,又名“雪个”,自号八大山人。本是明朝的贵族,祖父、父亲都是画家。因此朱耷从小就受到艺术陶冶。他天赋异秉,八岁能作诗,十一岁能画青绿山水,少时能悬腕写米家小楷。弱冠为诸生,一生以主要的精力从事绘画。
伏波将军马援,是帮东汉光武帝打天下的名将之一。据史书记载,马援像貌十分俊美,他还有许多名句流传于世,如“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及著名之《诫兄子严敦书》家训中的“画虎不成反类犬”等,都是励志名言也是为人处事的宝典。
王冕(1310—1359),字元章,一字元肃,号煮石山农。浙江诸暨市长宁乡郝山下人,是元代著名的诗人和画家。他的别号很多,有竹斋先生、会稽山农、会稽外史、梅花屋主等。
汉武帝在位时,版图辽阔,国力强大,对横行于塞北的匈奴族,已不再采用汉高祖时代的和亲政策,而是对匈奴发动一波波的大规模反击。在对匈奴长达几十年的征战中,卫青、霍去病、李广三人,是抗匈奴名将,而霍去病是三人中战功最大者。
两千多年前的汉朝时期,疆土幅员辽阔,而活跃在塞北,势力日趋强大的游牧民族匈奴,也一直威胁着汉王朝;他们十分强悍,不时地入侵边疆,当时在位的汉武帝,就经常派兵镇压、反击他们。
出身湖北江陵的农家子弟张居正,少年时期即有神童之称,十岁精通四书五经,十二岁即为秀才,十六岁中举人;也因他的聪明才智,实行多项改革措施,才让日渐衰败的明朝国祚得以延长六十年之久。
西汉名外交家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不仅是我国历史上一项外交创举,也是汉人第一次到达中亚各国,开辟了汉代直接与中亚交流的道路,史称“凿空”。后来中原也经由这条道路开拓了通往欧洲大陆的“丝绸之路”。
共有约 154 条记录
今日头条
NEWS HEADLINES
自大陆所谓“新冠疫苗之父”杨晓明被抓后,控诉国产新冠疫苗致死和对其引发的后遗症的担忧的声音越来越多。有浙江民众近日投诉,她的女儿曾在高校做教务工作,在疫情期间的“五一”打疫苗后,身体即出现不适。假期后赶去医院,住院几天就不行了,最终去世。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