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你容易受騙嗎?當心失智症先兆

人氣: 4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1年06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陳燕威編譯報導)你經常無法辨別對方是嘲諷還是說謊嗎?以為那一切可能是真實的,這樣你可能要當心了,不僅需要擔心錢財受騙的問題,更重要的是,這很可能是失智症的早期警訊。

根據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Francisco,UCSF)一篇新的研究發表,失去對社交訊息的辨別力,如無法分辨出自己正被嘲諷,或被謊言欺騙而不自覺,這可能是失智症的早期警訊。

美國神經醫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Neurology)的近期會議上,科學家報告指出,某一型神經退化性疾病可能會逐漸削弱人瞭解社交、肢體、以及語言暗示的能力,如聽懂間接的語言,像是嘲諷、欺騙。

新研究的主要作者、UCSF記憶和老化中心(UCSF Memory and Aging Center)神經心理學家凱瑟琳.藍金(Katherine Rankin)說:「這些被網路詐騙的患者,他們失去了所有的資金,因為他們不覺得那是在騙人。」

藍金的團隊研究有一類特定的神經退化性疾病,叫作額顳葉失智症(frontotemporal dementia;FTD)。罹患這類疾病的病人會表現出一些行為上的症狀,如人格改變、失去社交純熟度、以及語言困難。這類疾病會增加患者受騙和上當的情況。

藍金表示,額顳葉失智症常被誤診為憂鬱症或甚至嚴重的中年危機,使問題更複雜。UCSF的科學家估計額顳葉失智症是60歲以下的病人最常見的失智症類型,與阿茲海默氏症45至64歲的病人盛行率相當。

研究中使用了社交推論覺察試驗(The Awareness of Social Inference Test;TASIT),用錄製的謊言情境來測試,接受測試者以他們所看到的情境來回答簡單的是非題。假如證實是真的,科學家們推論,無法了解嘲諷及分辨謊言的症狀,將能夠為醫生們辨認出此病提供另一個診斷線索。

健康的受試者可以很容易就辨認出謊話及嘲諷,但實際上是腦部複雜的運作結果;阿茲海默氏症患者也能快速辨認出謊言,不過嘲諷的情境對他們來說就較難覺察;額顳葉失智症患者對於嘲諷情境乃至謊言都無法辨認。

克利夫蘭大學醫院案例醫學中心(University Hospitals Case Medical Center in Cleveland)記憶與認知中心主任Dr. Alan Lerner說:「腦部和行為之間的關連非常重要,特別是被此類疾病影響的腦區域。這是很重要的研究,因為它可以幫助我們更早地確認出此類患者,目前很多都遺漏了。」

研究人員表示,希望醫療專業工作者能開始將無法辨認謊言與嘲諷,當作是額顳葉失智症的一個症狀,而不僅只是一項老化的特質。

目前額顳葉失智症的治療是著重在症狀處理及生活型態的改變。不過,調節病情的新藥在臨床試驗中看上去很有潛力。藍金說:「我們能了解說謊與嘲諷,那是幫助我們和他人溝通的基本要件,若失去了此能力是需要被幫助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