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垃圾變黃金 紐時讚揚

人氣: 43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11月3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江今葉紐約30日專電)台灣這幾年環保工作發展有成,「紐約時報」今天就大篇幅報導台灣這幾年將垃圾變黃金的成就,在政府資金協助與消費者意識抬頭下,這樣的商業模式讓台灣變乾淨了。

報導指出,在台灣垃圾是有價值的,特別是因為台灣是國際最重要的科技產品生產基地。台灣資源再生協會就表示,由於電子產業讓資源回收數量驚人,也讓台灣的資源回收公司從100家快速成長到2000家。

根據經濟部工業局統計,2012年,台灣資源回收產業營收達新台幣658億元,約22億美元。10年前,不過新台幣249億元。

佳龍科技技術長丁國村接受訪問時還透露,公司擁有製作9999純黃金的技術,還有許多相關庫存,該公司考慮跨足黃金領域,向倫敦金銀市場協會(London Bullion Market Association)申請入會,從事黃金交易。

這樣的商業模式,加上政府基金協助,以及消費者意識抬頭,讓台灣變乾淨了。

報導指出,台灣是全球家戶資源回收率最高的國家之一,根據環保署統計,家戶回收率約42%。工業廢棄物中,去年約有80%成功回收,達到約140萬噸。

1980到90年代,台灣經濟起飛年代,生產大量的塑膠、高科技產品,但也為這個小島帶來驚人的垃圾,垃圾場裡堆滿有毒物質廢棄物。

政府在1998年成立基金,鼓勵資源再回收,現在生產商與進口商支付費用回收包括玻璃、塑料、紙張、輪胎、電池等在內的33種商品,而這筆費用讓台灣環保公司有了發展的契機。

環保署資源回收管理基金管理委員會表示,台灣每年補貼回收業者約台幣60億元,但真正讓回收政策成功的是激勵措施與成功的民眾教育,對許多人來說,資源回收已是日常習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