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美國研究發現:電子病歷上路 住院率減少5%

人氣: 6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3年09月27日訊】(紐約訊)醫生診所的病歷從傳統紙質轉成電子病歷之後,能使糖尿病患者去急診室或住院治療尋求醫治的數量「適度降低」。

據路透社報導的最新一項研究,「長久以來我們看到了電子病歷的潛力,它能夠影響醫療保健的交付方式,還能夠提高醫療質量,使患者更健康,但卻苦於沒有太多的證據」,保健公司凱澤永久(Kaiser Permanente,簡稱KP)位於加利福尼亞州的研究所成員瑪麗‧李德(Mary Reed)介紹。

住院率三年下降5%

李德和同事們跟蹤17萬名糖尿病患者三年,從2005到2008年,發現凱澤永久北加州地區的糖尿病患者在使用電子病歷後,急診和住院率都下降了五至六個百分點,但看病的患者人數並沒有變化。

剔除掉時間變動引起的帳戶變化以及病患之間的病情差異,研究人員發現使用電子記錄後,糖尿病患者的看急診人數下降了。以前每千名糖尿病患者中有519人訪問,下降到現在的490人。同樣,每千名患者的住院人數也從252人下降到239人。

「這些數據的轉低讓我們感到驚訝,」李德說。她說電子病歷的好處不僅是對糖尿病,可能對其它病症都能有幫助。例如,過去的研究已經表明,電子健康檔案能讓醫生更好地幫助患者控制膽固醇水平。

在電子病歷經過計算處理後,發現平均每名患者每年來診所六次,跟以前的數據比較幾乎沒變化。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發作之間的看診次數也沒有明顯差異,裡德及同事週二發表在美國醫學協會雜誌上的文章提到。

美政府承諾給予補貼

美國政府已承諾撥出30億美元資金,支持全國各地的醫生和醫療保健系統建立和使用電子病歷(EHR)。大範圍部署電子病歷,是希望通過醫院、醫生之間的臨床信息交換和共享,降低長期成本、提升醫療開支的效果,改善美國的醫療保健系統。

「裡德的研究結果提供了一些新的證據,表明政府投資是明智的」,紐約威爾康乃爾(Weill Cornell)醫學院的醫療信息政策中心主任崴魯‧考沙爾(Rainu Kaushal)博士說。電腦記錄可能只是協調醫療和支付方式改革中的一部份,但是可能會影響到最終結果。

「電子病歷是醫療保健交付方式的重要轉變,作為基礎設施,它是一套工具箱中的一個。當你開始把這些工具一個個用起來的時候…你真的會發現一些顯著的變化。」

另外在美採用電子病歷的醫生們可獲得相應獎勵。美國衛生信息協會(American Health Information Community)證實,治療美國聯邦醫療保險(Medicare)的病人,使用已獲認證的EMR的醫生將獲得更高的退稅率。

電子病歷的其它擔憂

保健公司凱澤永久擁有800多萬病人,擁有全美最大的電子醫療項目。長達10年的電子病歷實驗證實,作為醫療保險的理賠方,可從醫療信息化的效率和成本的優化上獲得利益。但如何解決數據訪問以及病人的隱私權問題,是電子病歷的新挑戰。

比如,突然停電的緊急應急方案。「人們持續16~30個小時無法訪問任何電腦記錄」, KP HealthConnect項目的首席醫師安德魯‧維森塔爾(Andrew Wiesenthal)回憶2005年兩次停電,「醫生和員工不得不啟用後備程序,如用紙質形式發送試驗測試和申請藥物。」

「最大的障礙還不是突發事故或設備成本,而是需要大量培訓和因磨合而導致的低效。如果你認為成本就是軟件的授權費、硬件、網絡,你就大大低估了它。」維森塔爾表示。足夠的培訓師是向電子病歷轉型的前提。

此外,病人的隱私權,如何保障?除病人可訪問登錄自己健康保險公司的網站進行醫療預約、查看X-光片和查詢檢查結果之外,還有哪些人有權決定可以閱讀他們的電子病歷。數據的安全性是否得到保障,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這會涉及到患者的個人隱私。

(責任編輯:麗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