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組圖:民國老照片 抗日前黃金十年發展建設

人氣: 1228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15年08月02日訊】(大紀元記者鍾元臺灣綜合報導)中國近代史上將民國16年-26年(1927-1937)稱為「黃金十年」,從黃金十年到抗戰爆發前,國民政府在各項國家建設上皆有一定成就,整體環境為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最高水準。

中華民國定都南京的「黃金十年」

民國16(1927)年4月18日國民政府奠都南京,1928年國民革命軍北伐結束後,國民政府正式統一中國,到1937年11月20日遷都重慶期間,開啟中華民國一段罕有的短暫盛世,各方面建設發展被譽為「黃金十年」。

民國30(1941)年10月28日,四川工廠工業區上川實業公司酒精廠遷至重慶李家沱,工廠外觀。(中央社)

[[1]]

民國29(1940)年4月24日,在四川蠶絲工廠工作的女工。(中央社)

[[3]]

民國29(1940)年6月1日,義民婦女工廠,女工操作手動紡織機。(中央社)

抗戰開始後,中華民國政府將沿海的工業移轉到內地,是史上難得一見的中國版「出埃及記」。近代許多學者認為,如果抗戰能夠延後兩年,戰局將更有利於國民政府。戰時大後方的各行各業,為前線提供軍需品、生活補給,他們雖然沒有上陣殺敵,卻都是功不可沒的無名英雄。

[[5]]

民國29(1940)年9月1日,重慶市日用必需品公賣處排隊買必需品的場面,以及米糧販售情形。(中央社)

[[7]]

民國29(1940)年9月1日,陸軍第五軍眷屬工廠,工人進行染布。(中央社)

今年適逢抗戰勝利70週年,由文化部主辦、中央通訊社策展的「烽火浮生錄:抗戰勝利七十週年的另一頁歷史」照片在臺灣各地巡迴展出,展出內容中「大後方眾生群相」單元,呈現上述內容。此次展出透過逾百幀歷史照片,帶領民眾回顧對日抗戰歷程,以及戰爭中平民英雄的勇敢事蹟。

[[9]]

民國29(1940)年9月1日,陸軍第五軍眷屬工廠,女工織布。(中央社)

[[11]]

民國30(1941)年5月29日,豫豐紗廠合川支廠,女工操作機器的情形。(中央社)

由蔣介石領導的八年對日抗戰期間,除了英勇將士外,民眾傷亡更不計其數,包含了兒童、婦女,儘管是尋常百姓,但在面對殘酷戰爭與國家存亡之際,他們在歷史的篇章中,各自扮演並發揮了不同的角色,延續了中華民族的命脈。

[[13]]

民國30(1941)年10月28日,重慶李家沱上川實業公司酒精廠,工作人員在爐火前工作。(中央社)

[[16]]

民國30(1941)年10月28日,四川工廠工業區中國毛織廠遷至重慶李家沱,工人操作毛織機。(中央社)

[[18]]

民國30(1941)年10月30日,嘉樂製紙場工人進行切紙作業。(中央社)

對日抗戰期間,流離失所的難民或孤兒、在大後方負起生產、保育的婦女,以及無辜傷亡的軍民同胞,都在歷史篇章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包括小男童捐出自己的存錢筒作為抗戰獻金、婦女們齊心合力為前方戰士趕製棉衣、浙西第一臨時中學青年學子在清流旁溫習功課、抗戰話劇「一年間」演員表演等內容,都可以在「烽火浮生錄」展覽中看到相關的歷史照片。

民國26年8月15日,首都南京募捐救國運動,童軍接收鐘南汽車材料行捐出的汽車廢鐵50餘擔。(中央社臉書)
民國26年8月1日,盧溝橋事變後,日軍進佔天津、北平,國軍第二十九軍主力退守保定。圖為保定婦女救護隊看護受傷戰士,以及受傷戰士手術情形。(中央社臉書)
黃埔軍校十七期畢業上校退役的徐枕一生戎馬,經歷極富傳奇色彩。在1947年蔣介石命令奪取延安時,他率先攻入延安追殺毛澤東,但至今徐枕仍然一直感慨未能活捉毛澤東,使共產黨持續禍害人類。(希望之聲)

此外,在對日抗戰勝利70週年紀念之際,黃埔軍校十七期畢業、上校退役的徐枕出版新書。徐枕表示,1964年7月10日,日本社會黨國會議員佐佐木更三等人在北平訪晤毛澤東,佐佐木說:「過去日本軍國主義侵略中國,給你們帶來很多損害,我們大家都感到非常抱歉!」

蔣中正與毛澤東在重慶談判時的合影。(網路圖片)

毛澤東聽後突然狂笑說:「你抱什麼歉啊!日本軍國主義給中國帶來很大利益,使中國共產黨奪取了政權,沒有你們皇軍,我們不可能奪取政權。」

民國26年8月1日,盧溝橋事變後,日軍進佔天津、北平,國軍第二十九軍主力退守保定。圖為保定婦女救護隊看護受傷戰士,以及受傷戰士手術情形。(中央社臉書)
民國26年8月1日,四川省各界組成抗敵後援會,圖為遊行中的女學生隊。(中央社臉書)
民國21年1月28日,一二八淞滬戰役的抗敵情況,婦女們為戰士趕製棉衣。(中央社臉書)
民國22年3月1日,廣東女師慰勞隊致送廿九路軍將士慰勞品。(中央社臉書)
民國23年1月1日,一二八淞滬事變後,首都女大學生擴大宣傳演講抗日。(中央社臉書)

責任編輯:黃小渝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