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生產力增長下降 澳人年均收入損失2.5萬元

研究顯示,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澳洲的生產力增長放慢,澳洲人的年均收入損失了2.5萬澳元,普通工作者在國民收入中所占的份額正逐步流向了企業擁有者。圖為悉尼市中心街道上人群的資料照。(SAEED KHAN/AFP/Getty Images)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2023年09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陳光澳洲悉尼編譯報導)研究顯示,由於澳洲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生產力增長放慢,澳洲人的年均收入損失了2.5萬澳元,普通工作者在國民收入中所占的份額正逐步流向了企業擁有者。

澳洲生產力委員會(Productivity Commission)的這項研究發現,澳洲人正在為過去25年來席捲全球的生產力增長下滑付出巨大的代價。

該委員會發現,如果澳洲95%農業和採礦業以外的工作者能夠在過去25年中保持2.2%的平均生產力增長率,那麼他們的平均年收入會增加2.5萬澳元。

在過去10年中,澳洲的生產力增長已降至20世紀 50年代以來的最低水平,這也是全球趨勢的一部分。

據悉尼晨鋒報網站報導,本週,澳洲房地產開發商、億萬富翁格納(Tim Gurner)曾表示,如果失業率上升40%至50%,再加上移民的增加,那將有助於提高建築業的生產力,他稱建築業的生產率下降是因為工人變得「自大」了。

不過,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雖然生產力增長放緩,但實際上仍略高於工資增長。生產力委員會將這種現象稱為「工資脫鉤」。

雖然該委員會堅持認為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澳洲幾乎沒有脫鉤的現象,但其研究發現仍存在著約0.12個百分點的微小差距。對於普通工作者來說,這一差距會使他們的收入減少3000澳元,而這些收入最終又流回到了企業擁有者手中。

委員會發現,普通工作者在國民收入中所占份額已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的約55%下降至50%。其中81%是由採礦和農業部門造成的,這些部門的產品幾乎全部出口,其收入依賴國際市場價格。

該委員會表示,這與澳洲工會理事會(ACTU)和左翼研究人員的說法不符。工會理事會和左翼研究人員認為,所有企業都是以犧牲員工的利益為代價來獲取更大份額的國民收入的。

該委員會承認,由於高通脹導致實際工資下降,相關爭論加劇 ,但認為,政策制定者應該繼續關注如何提高生產力。

「提高生產力的影響遠大於縮小所觀察到的生產力與工資之間差距的影響。重要的是,生產力仍然是工資持續增長和經濟長期繁榮的關鍵。」

在此之前,澳洲統計局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澳洲失業率連續兩個月保持在3.7%。8月份,有6.5萬人找到了工作,失業人數減少2600人。但儘管總就業人數有所增加,全職工作職位僅增加了2800個,而且工作時數下降了0.5%。

聯邦財政部長查爾默斯表示,就業數據顯示經濟仍具有活力,但他警告說,隨著經濟狀況的惡化,失業率將會上升。

就業網站 Indeed 的亞太區經濟師皮克林(Callam Pickering)表示,儘管就業大幅增長,但因移民增加,失業率仍保持穩定不變。

「這種態勢的後果是,新增就業職位或職位空閒的任何放緩都可能引起失業率穩步上升。我們目前需要強勁的就業增長來保持失業率穩定,」他說。

統計局的數據顯示,8月份,新州的失業率上升了0.3個百分點,至3.6%;維州的失業率下降了0.1個百分點,至3.5%;首都行政區的失業率跌幅最大,下降了0.6個百分點,降至3.1%,是全國最低水平。

昆州、南澳和塔州的失業率也有所下降,分別降至4.1%、3.6%和4.4%。西澳的失業率則上升至3.8%,北領地行政區上升了0.5個百分點,至4.3%。

責任編輯:岳明

了解更多澳洲即時要聞及生活資訊,請點擊 dajiyuan.com.au

(本文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網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