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化解四大民怨 民團籲賴清德啟動全面對話

2024年1月18日,台灣經濟民主連合、台灣公民陣線舉行「對此次大選的解讀及呼籲」記者會。(宋碧龍/大紀元)
人氣: 172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2024年01月18日訊】(大紀元記者吳旻洲台灣台北報導)民進黨雖贏得2024總統大選,國會卻三黨不過半。民團18日召開記者會表示,民進黨在總統大選勝出,代表人民選擇延續總統蔡英文的外交、國防等政策,但新政府應積極面對低薪、高房價、社會安全保障不足與微型企業疫後復甦困境等四大民怨。

2024年1月18日,經濟民主連合智庫召集人賴中強。
2024年1月18日,經濟民主連合智庫召集人賴中強。(宋碧龍/大紀元)

2024總統、立委選舉結果13日出爐,民進黨正副總統候選人賴清德與蕭美琴當選新任正副總統,國民黨雖然輸掉總統大選,但成為國會最大黨,加上以無黨籍參選立委的陳超明和高金素梅,掌握54席,民進黨則拿下51席、台灣民眾黨8席,呈現三黨不過半局面。

台灣經濟民主連合與台灣公民陣線18日舉行記者會,對於本次大選結果進行解讀,並對選後政局提出呼籲。

經民連理事陳方隅教授表示,這次民進黨被「票投民進黨,孩子上戰場」的聳動口號攻擊,但選舉結果顯示,台灣人民選擇延續蔡政府的外交國防兩岸政策,拒絕親中路線,繼續邁向「世界的台灣」。

他表示,這也是民主化以來,第一次出現單一政黨連續三次贏得總統大選,顯然選民明確拒絕了「九二共識,一中原則」這類將台灣與中共連結的概念。但選擇讓民進黨成為國會少數,很顯然是期待國會制衡行政權,期待民進黨更謙卑地行使執政權力,不圖謀私利,確實是民之所欲。

陳方隅表示,雖然民眾黨黨主席柯文哲對於政府施政的長期內政沉痾,也沒有提出明確有效的政策解方,但民眾黨的高得票,確實在此次大選中成為民怨的出口;未來,民進黨政府應該在社會、經濟政策上,積極面對低薪、高房價、社會安全保障不足,以及微型企業疫後復甦困境等四大民怨。

公民陣線執委陳俊宏教授則認為,人民選擇讓民進黨失去國會多數的目的,意在制衡行政權,而非選擇「黑金威權復辟」或「開民主倒車」。然而國民黨當選的立委,均有高比例的地方派系家族勢力代表,擔憂他們在主導地方政治之餘,透過「藍白在野大聯盟」藉由預算審查、法案杯葛等手段,染指國家經費。

「堅持民主價值,莫走回頭路」,陳俊宏向朝野立委喊話,台灣公民社會不容民主倒退,必要時,人民會挺身而出,捍衛得來不易的民主成果。

他也要提醒準總統賴清德,強化自主國防與健全民主防衛機制刻不容緩,相關的法案與政策都不應以「朝野欠缺共識」為由加以擱置,而應以更周詳的政策方案、更清晰的說理分析、更誠懇的溝通說服,尋求全體國人包括國會在野黨團的共識。

經民連智庫召集人賴中強以立陶宛為例,為了遏阻俄羅斯的侵略野心,立陶宛所有政黨都同意增加軍事預算,也不擔心新上台的執政黨會與俄羅斯簽署和平協議,更不會聽到政客說「關於立陶宛與俄羅斯的關係,你必須相信普丁」。同樣面臨強權國家的威脅,台灣民主制度最大缺陷,是欠缺像立陶宛一樣能兼顧「國家團結對外,內部制衡監督」的健全政黨體系。

他表示,民進黨政府面對總統票與立法院「雙少數」的困境,如何找回與民間社會的連結及重新取得社會大眾信任,是新任總統的當務之急。經民連呼籲準總統賴清德,應該開啟與公民團體的全面對話,並以經民連、公民連線所研擬的「2024公民政綱」化解上述四大民怨。

2024年1月18日,經濟民主連合理事,東吳大學政治學系助理教授陳方隅。
2024年1月18日,經濟民主連合理事,東吳大學政治學系助理教授陳方隅。(宋碧龍/大紀元)

責任編輯:呂美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