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全球十大房價最難負擔的城市 澳洲三大城上榜

【字號】    
   標籤: tags: , , , , ,

【大紀元2024年06月18日訊】(大紀元記者謝茹慧澳洲阿德萊德編譯報導)一向被視為安居天堂的阿德萊德首次躋身全球最難買房的十大城市的榜單。研究者擔心,越來越多的人無力購房導致中產階層正在消失。

據《廣告人報》報導,美國錢伯曼大學人口與政策研究中心(Chapman University Center for Demographics and Policy)近日公布了年度全球住房可負擔性報告,阿德萊德與悉尼和墨爾本躋身全球可負擔性最差十大城市之列,這是阿德萊德首次入榜。

該報告以中位房價與人均年收入之比作為衡量住房可負擔性的主要指標。報告數據顯示,阿德萊德在2023年的房價收入比達到9.7,可負擔性已達到「不可能」的程度,列居榜單第九位。

在躋身十大城市的榜單中,澳大利亞占三大城市,美國占五個,加拿大占一個。

住房可負擔性最差的是香港,房價收入比高達16.7。悉尼緊隨其後(13.8),墨爾本列居第七(9.8),阿德萊德排在第九(9.7)。布里斯班居13位,與倫敦平起平坐。

報告特別提到,澳洲包括珀斯在內的五大州府城市的住房可負擔性與本世紀初相比,均顯著惡化。就全國總體而言,澳洲住房可負擔性也不及美國、英國、加拿大和新西蘭。全澳房價收入比從五年前的6.9躍升至9.7,住房不可負擔性升級至「嚴重」程度。與此同時,澳洲也是全球地區住房可負擔性差距最大的國家之一,顯示收入不平等進一步加劇。

報告表示,住房可負擔性危機已成為全球普遍性挑戰,許多國家的住房可負擔性惡化與移民增加具有正相關性。一方面,人口增長推高住房需求,而由於城市規劃和開發用地短缺,供給嚴重滯後,這一供需失衡導致了住房可負擔性惡化。

報告稱,住房可負擔性惡化導致中產階層正在消失。「過去數十年來在高收入國家,強大中產階層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普遍擁有住房購買力,因為通常房價上漲與收入增加的節奏是一致的。」

在上世紀90年代,大多數國家,包括澳洲、英國、美國、新西蘭的中位房價不超過中位年收入的三倍。「但隨著房價漲速遠遠超過收入增長速度,這種關聯已被打破。」「現在土地價格遠超從前,在舊金山、悉尼、溫哥華等城市,房價漲幅是收入漲幅的三倍。」

根據PropTrack的最新數據,阿德萊德大都市區獨立房中位價達到74.2萬,年漲12.4%,單元房中位價升至49.5萬,較上年同期上升了13.8%。租金也水漲船高,獨立房和單元房的週租金分別升至575澳元和480澳元。

全球購房可負擔性最差的十大城市

排名

城市

房價收入比

1 香港 16.7
2 悉尼 13.8
3 溫哥華 12.3
4 聖荷西 11.9
5 洛杉磯 10.9
6 夏威夷 10.5
7 墨爾本 9.8
8 舊金山 9.7
9 阿德萊德 9.7
10 聖地亞哥 9.5

責任編輯:陳紫雨

了解更多澳洲即時要聞及生活資訊,請點擊dajiyuan.com.au
(本文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網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