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禽流感的臨床症狀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20日訊】禽流感是禽類間的流行性感冒,一旦爆發往往會造成大量禽類死亡,根據臨床研究顯示,感染禽流感臨床症狀潛伏期從幾小時到幾天不等,一般發病率高、死亡率低,但在高致病力毒株感染時,發病率和死亡率可達百分之百。

禽流感病發前並沒有明顯症狀,常常會突然爆發,流行初期的急性病例可不出現任何症狀而突然死亡,所以讓人感覺禽類的死亡沒有預警,整個疫情也散發的十分快速。

人類患上禽流感後,潛伏期一般為7 天以內,早期癥狀與其它流感非常相似,主要表現為發熱、流涕、鼻塞、咳嗽、咽痛、頭痛、全身不適,部分患者可有噁心、腹痛、腹瀉、稀水樣便等消化道症狀。

另外有些患者也會出現眼結膜炎,體溫大多持續在39℃以上,一些患者胸部X 線還會顯示單側或雙側肺炎,少數患者伴胸腔積液,但是大多數患者治癒後良好,病程短,恢復快,且不留後遺症,只有少數患者特別是年齡較大、治療過遲的患者病情會迅速發展成進行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症、肺出血、胸腔積液、全血細胞減少、腎衰竭、敗血症休克及Reye綜合症等多種併發症而死亡。

但是禽流感在禽類所出現的症狀就與人類大不相同,感染禽流感的病雞體溫會升高、羽毛蓬鬆、雞冠發紺,有的腿會變紅,鼻分泌物增多、呼吸極度困難、甩頭、嚴重地可窒息死亡,若是蛋雞,產蛋率也會明顯降低許多。

個人如何預防

禽流感主要是攻擊禽類動物,但是由於H5N1型突變快速,已經可以透過禽類傳染給人類,若是進而與人類的流感病毒接觸進行基因重組,將有可能會引發人傳人的禽流感疫情,屆時的傳播速度可能比SARS還快,令人擔憂!

◎減少與禽類接觸

一般大眾如果必須到禽流感流行的地區或養殖場,則需減少與禽類、飼料和水源接觸,另外禽畜糞便很可能是禽流感傳播的途徑之一,接觸禽畜後切記要用洗手液及清水徹底洗淨雙手。

◎做好個人衛生

預防傳染疾病最好的方式就是做好個人衛生、提昇免疫力,防治禽流感也不例外:

勤洗手:流行性感冒病毒主要是經由飛沬傳染,但也有可能因為接觸患者的口鼻分泌物而傳染,所以平常應該常洗手,並且儘量避免以手接觸口鼻。

提升自體免疫力: 攝取均衡的營養,並配合適度運動,以提昇身體抵抗力,必要時要接受流行性感冒疫苗的接種,增強免疫力。

補充維生素及水份: 除了平常食物的攝取外,也要多補充水份、維生素C和維生素B群,能達到預防感冒的功效。

少進出公共場所: 沒有必要請儘量遠離人多擁擠的公共場所,並請病人戴上口罩,以避免將流行性感冒病毒傳染給他人。

注射疫苗: 流行性感冒疫苗是每年針對特定的病毒株所製造的,因為每年所流行的病毒株不一樣,所以疫苗必須每年接種,而疫苗的保護作用,需要幾週後才會發揮,所以必須在十一月中旬之前接種,才可以在流行性感冒最容易流行的十二至隔年三月發揮效用。

多休息、避免過度勞累、保持室內空氣流通、保持心境開朗、切勿吸煙及避免吸入二手煙,平時應加強體育鍛煉,若發現疫情時,應盡量避免與禽類接觸,對雞肉等食物應徹底煮熟、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注意個人衛生,打噴嚏或咳嗽時掩住口鼻。

流感或是禽流感本身並不可怕,但是可能引發的併發症才是真正致命之處,例如肺炎、糖尿病、腎病、哮喘等都可能奪取免疫力較弱的老人、兒童的生命,所以,預防呼吸道疾病同樣不能掉以輕心。

◎ 切勿食用未烹煮的肉類

其實禽流感病毒對乙醚、氯仿、丙酮等有機溶劑、高溫及紫外線均很敏感,在56℃時加熱30分鐘,60℃時加熱10分鐘,70℃時加熱數分鐘,陽光直射40到48小時以及使用常用消毒藥均可殺死禽流感病毒。

禽流感的病原A型流感病毒對紫外線敏感,加熱55℃1小時、60℃10分鐘可被消滅,對大多數防腐消毒藥敏感,病毒在乾燥塵埃中可存活2周,在4℃可保存數周,在冷凍的禽肉和骨髓中可存活10個月之久。

根據研究顯示,多數的禽流感病毒在56度以上高溫烹煮就很容易死亡,所以絕對不要食用未經烹煮的肉類,吃火鍋時也要避免以生的蛋清沾食火鍋料,以維護個人健康安全。(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