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口服排鐵劑治療海洋性貧血症成效佳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1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郝雪卿台中市十三日電)海洋性貧血必須輸血治療,但是長期輸血又會造成鐵的沉積,進而傷害各個器官,因此病患必須持續排鐵。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六年前率先引進口服排鐵劑L1,治療成效良好,六年來不僅未再發生病患死於心臟疾病的案例,也大幅提升病患的生活品質。

中醫附設醫院兒科部主治醫師巫康熙今天指出,海洋性貧血是常見的遺傳性疾病,台灣達百分之六的人帶有基因,如果父母同時帶因,則生下重型病患的機會就有四分之一。早期輸血觀念還不成熟時,絕大多數的病患只活五到十年,後來輸血醫學進步,存活率雖然增加了,但是排鐵良好與否經常考驗著醫師與病人。

巫康熙表示,傳統的排鐵劑固然有效,但須每天進行八至十二小時的皮下注射。病患為了活命,起初都會乖乖的接受施打,但是時間久了,日復一日漫長的過程嚴重影響作息,很多人受不了,不再每天做功課時,卻又面臨鐵質太高併發的各種問題。

口服排鐵劑一直是病患由衷盼望的療法,中醫附設醫院副院長彭慶添率先引進L1後,從六年前迄今,巫康熙說,自此院內已無海洋性貧血病患死於心臟疾病的案例出現。

巫康熙強調,太多鐵沉積在體內時,後遺症多不勝數,包括肝功能損害、甲狀腺低下、糖尿病、生長遲緩、性功能低下,以及造成死亡主因的心臟衰竭等。口服排鐵劑確實能打破惡性循環,讓海洋性貧血患者擺脫排鐵不力的陰影,病患不須再忍受每天十多小時的皮下注射,只要按時多次服藥即可,因而獲得較好的生活品質。

巫康熙表示,相關成果將於二十二日至二十六日在台中市召開的國際醫學大會上發表,屆時發明L1的塞普路斯康德黎藥師,也將和許多國內外專家及病患交換經驗。口服排鐵劑L1在歐洲已使用二十餘年,發明者康德黎有豐富的經驗可以分享,許多來自其他國家的醫師,也將在研討會中發表使用L1的心得,討論的議題與面向非常多元。

此外,海洋性貧血的治療非常複雜,有賴各科醫師的合作,因此這次的國際會議,不僅邀請血液專家,主辦單位也希望相關的醫護人員能把握機會,藉此吸收新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