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四名候鳥學員南科考古 收獲良多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7月2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南二十八日電)參與國科會候鳥計畫的海外台裔子弟中有四人每天和史前古文物打交道,他們聚集在南部科學園區的庫房中,從文物的修補、標本的登錄、描繪,甚至與人相處都是他們最大的學習收獲,候鳥學員王冠文說,經由實習工作,才知道台灣史前至今多元種族和文化的遺跡,收穫超過當初預期。

參與國立台灣史前博物館南科考古隊的候鳥共有四名 (三男一女),全部來自美國,他們分別是陳詩薇、王冠文、蔡宗哲、梁峻豪。他們從7月5日起到8月4日止,共分三階段 (室內工作、室外田野工作、博物館參訪)參與。

王冠文表示,他1988年8歲赴美,9年前曾回台一個月,當時很討厭回台灣,認為會影響他和朋友歡渡假期的時間,但長大後,這次再回來就有不一樣的體會。他發覺台灣是很先進的地方,回來工作不但學習台灣人的做事方法、社交方法,而且在美國學的都是大地方和大國家,沒人注意到台灣這塊小地方,但它卻是非常多元。

王冠文指出,他們在漯底、岡山港口崙、大湖、內門鹽水埔等地的挖掘文物,發現從4千多年前到200年前,台灣是有多元文化和多民族住過的,這點和美國的多元文化非常類似,他在回去美國後將繼續申請研究所,主修仍為地理資訊。

目前就讀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化學系的梁峻豪指出,他回來學習最多的是文化,以及與旁人相處之道,尤其是在台灣,稱呼對方最好都要加上「哥」、「兄」較好;而從修補文物的過程中也看到台灣先人的器皿,更了解台灣的過去。

由於梁峻豪12歲以前在台灣長大,而且上過美術班,但他仍然覺得黏補器皿和文物對他來說比拼圖還難,最意想不到的是有一些碗拼湊起來很像泡麵碗;唯一生活在南科不便之處就是人氣太少,全園區只有一個7-11,因此只好早晚各報到一次。不過經過一次洗禮之後,梁峻豪未來準備回台灣,發揮化學專長。

目前在紐約大學主修生物暨藝術史,副修動畫設計的陳詩薇將考古工作列為第一考量,由於他很喜歡古畫,經過這次實習工作,打算未來以修補古畫為業。

在高鐵通過南科的減震計畫工地則有九位候鳥,分別來自美國、加拿大、德國等地,這些孩子和其他候鳥不同的是,他們多半是在小學後才移民國外,已經具有中華文化的背景知識,甚至旅外期間每二年回來台灣一次,對台灣一點都不陌生。

由於高鐵減震計畫相當特殊,目前是由鴻華聯合科技公司承攬,他們在回來台灣之前早已上網研讀資料,所以他們最大的工作就是擔任工程師的助理,每天上午都有不同的專題演講、廠房參觀,下午則在工地實習;候鳥之一的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校區機械工程系的丁赫兮認為,台灣的工程進度比美國快得多,因為美國的工地動不動就會挨告,台灣反而不會隨時吃官司,所以進度令人驚訝。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