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水中生產具危險性不容輕忽

人氣: 5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9月1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菁菁東京特稿)日本孕婦一般仍以到醫院生產為主,只有一部份民間團體提倡水中生產,雖然法律上並沒有對孕婦選擇水中生產有所規定,但是厚生勞動省曾明文警告日本民眾,沒有醫生或助產士接生的水中生產,潛伏著很大的危險性。

  日本從一九六零年起,孕婦到醫院生產已漸漸取代產婆到家接生的生產方式,約九成八的孕婦都選擇到醫院生產,不過近年來選擇不到醫院的孕婦稍有增加,惟仍佔少數。

  有些私人婦產科或助產所主張,溫水中生產可以緩和陣痛,可以不需靠醫療器具,讓孕婦選擇最舒服的姿勢,對包在羊水中的嬰兒而言也是最像母體內的環境,因而推薦孕婦選擇水中生產。

  坊間也有不少介紹水中生產的叢書,加上有些孕婦將自己的水中產子經驗口耳相傳,或透過在網上經驗分享,因此開始有較多的孕婦對水中生產有興趣。

  然而水中生產所伴隨著的危險性,也讓專家和醫師擔憂,因為有很多人在沒有醫師或助產師輔助下,自行在家中的循環加熱式浴缸中產子,由於水質難以管理,加上孕婦可能胎位不正或難產,若沒有完善的醫療設備、醫師等隨侍在側,很有可能造成不幸。

  日本於一九九九年十月發生一起在自家中水中產子導致嬰兒感染死亡的案例,這名住在名古屋的孕婦順利產下女嬰後,女嬰卻在出生後第八天死亡,經調查得知,家中循環加熱式浴缸的水質中,含有退伍軍人桿菌(Legionella),這是日本首次發現水中產子感染退伍軍人桿菌的病例。   當時提倡教導孕婦自行水中生產的「育兒文化研究所」引起廣大的批判與爭議,九二到九九年之間,在該機構指導下,水中產子死亡案例達七件。當時厚生勞動省即發出警告,呼籲民眾勿輕忽水中生產的危險性,並勸說孕婦一定要接受醫院的產檢,了解自己是否合適水中生產;再者水中生產時一定要有合格的醫師或助產士在場,以免發生意外;同時也不鼓勵孕婦在循環加熱式浴缸生產。

  水中生產所帶來的風險,與助產所的醫療品質有很大的關聯,日本從二零零四年起開始有助產所自我評鑑制度,日本助產師會、全國助產師教育協議會、日本助產學會三大相關單位去年也曾提案,擬籌組日本助產評價機構,以建立起第三者評鑑制度,以做為孕婦選擇助產所的參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