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寄養家庭 溫暖遭變故兒的心

人氣: 6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1月13日訊】◎自由時報記者吳世聰╱專題報導

「我對她們表達愛的方式,對她們的未來是加分或減分,我真的不知道!而她們就像是『愛的白老鼠』一般,在我們全家的愛當中被實驗。」這段感性的話,出自1名寄養家庭媽媽的心情告白,點出寄養家庭爸媽可貴的「親子」之情。

大愛精神 令人欽佩

寄養家庭協助安置及照顧家庭變故的孩子,有如天使般守護家庭功能不彰的社會邊緣幼苗,大愛精神令人欽佩,但如何經營寄養家庭間親子關係,並不是一件輕鬆的差事,每個孩子的個性南轅北轍,要如何捏塑這一塊「陶土」,著實考驗著寄養家庭爸媽的智慧與耐心。

旅居新西蘭4年,3年多前返國在南華大學任教的陳文生、邱鈺婷夫婦,育有一獨生女,身體不是很好的邱鈺婷,打算再生一個跟女兒作伴,但陳文生疼愛老婆,擔心懷孕與哺育幼兒會累壞身子而不同意。

但冥冥之中,上天似乎有所安排。2年前,邱女帶女兒逛百貨公司時,女兒竟拿了1張嘉義家扶中心招募寄養家庭的傳單給她,就在這個機緣下,陳文生、邱鈺婷夫婦投入寄養家庭的行列,也圓了邱鈺婷幫女兒找個童伴的夢。

母女互動 寫成散文

陳家收容對象是1對雙胞胎姊妹,而其中有學習遲緩的姊姊,自幼稚園以來到目前已是小二學生,邱鈺婷每天親自花上兩個鐘頭時間耐心地教導她們功課,漸漸地,邱鈺婷將照顧這對雙胞胎姊妹花的種種親子互動,不藏私地寫成散文小品,與親友們分享來自她們「母女間」的酸甜苦辣。

親友們的鼓舞以及小孩子真誠的貼心舉動,讓邱鈺婷覺得再辛苦一輩子也都值得!雖然這對姊妹花最終仍會回到原生家庭,但這對小天使給陳文生、邱鈺婷夫婦的啟示絕不會是只有這幾年的短暫回憶而已,而是原本不相識的陌生人,進而交織出愛、信任與責任的動人樂章…。

在台灣眾多的寄養家庭中,和寄養家庭多數能發展出密不可分的親情有很多,但是感情決裂的也佔有少數百分比。如何在原本就是陌生人的關係中建立起尊重與互動的平衡點,在一般家庭來說本來就是一門大學問。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