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低劑量荷爾蒙副作用小 停經後越早用越有效

人氣: 89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2月1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鈞凱台北十二日電)荷爾蒙療法因可能提高罹癌機率,讓不少飽受停經後潮紅發汗、失眠等身心症狀的婦女望之卻步,不過醫師指出,若接受只有現有劑量一半的低劑量療法,其實罹癌風險、副作用都小,且越早使用效果越好,呼籲更年期婦女勿因噎廢食。

國外研究指出,接受雌激素、黃體素等荷爾蒙治療,每一萬人中罹患乳癌比率會增加八人,不少面臨更年期不適症狀的台灣婦女常視荷爾蒙療法為畏途,拒絕接受治療。

亞太更年期聯會會長、長庚醫院名譽院長黃國恩今天強調,只要把荷爾蒙療法中的黃體素降到最低有效劑量,在「低劑量、低風險使用年限、低治療年齡、高度個人化」的「三低一高」治療新趨勢下,就能在低風險狀況中為更年期婦女解決不適症狀。

高雄長庚醫院二00二年迄今,針對三萬名、使用荷爾蒙療法超過六個月以上的更年期病人追蹤發現,使用低劑量荷爾蒙療法,並不會增加病人罹患乳癌的機率,且副作用也小。

黃國恩說,根據在台灣的測試,如果婦女在停經後,即潮紅、失眠、盜汗、情緒起伏大等不適症狀最明顯時,就立即服用最低有效劑量的雌激素、黃體素的荷爾蒙療法,對於改善症狀十分有效,尤其是停經後快速流失的骨質問題。

低劑量荷爾蒙療法,就是把女性荷爾蒙由現行療法的零點六二五毫克,降為零點四五或零點三毫克;把黃體素由五或二點五毫克,降為一點五毫克。

他指出,相較於現有的標準劑量,用藥降低一半的低劑量荷爾蒙療法,對減輕血管舒縮症狀與熱潮紅次數一樣有效,且風險小、又有助於改善生活品質,對有更年期不適症狀的女性而言,絕對是好事。服藥的時間長短,則應視個人的需求而定,不過醫界一般建議約在三至五年間。

推廣「三低一高」觀念,台灣更年期醫學會也積極推動台灣應修改現有的臨床診療準則,鼓勵讓早期更年期婦女能在一停經後,就馬上接受低劑量的荷爾蒙療法治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