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自體肌腱重建術 恢復拇指靈動度

人氣: 18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月21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洪素卿台北報導

老年人罹患退化性關節炎或是年輕人外傷,若導致大拇指基關節破壞,除了虎口接近手腕處腫痛、痠麻,嚴重者幾乎手無握箸提筆之力,影響作息;對於部分仰賴雙手工作的勞工來說,甚至直接影響生計。

為了解決患者的問題,台北榮總利用配合患者自體肌腱重建的手術方式,已經有一百零三名患者治療完成,經追蹤絕大多數術後手部功能可恢復至正常人的七到九成。

榮總骨科部手外科醫師劉毅表示,退化性關節炎是最常造成拇指基關節病變的原因,除了老化因素外,長期用手使力「捏」、「抓」,或是從事特殊運動的運動員等,更常見這種病變。

劉毅說,像是捏水餃、捏包子、指壓,甚至數鈔票等動作,如果使力不當,短時間可能造成急性發炎反應,長期反覆傷害,就可能連軟骨都遭破壞、最後直接磨到骨頭。

曾有捏小籠包的師父求診時,兩手虎口旁的韌帶都已鬆脫,大拇指紅腫還外翻。

由於手部七到八成動作必須配合拇指基關節動作,也因此這類患者除了疼痛之外,晚期也會因為關節活動範圍受限,影響作息。劉毅表示,患者在罹病早期只要適度休息,改變動作,使用支架保護,或是服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物治療即可。若已嚴重至無法藉由保守治療緩解,且造成手部功能重大影響,才建議手術治療。

榮總採行的手術方式是在患者手上開四個洞,清除被破壞的骨頭,並將手掌內一條正常肌腱分出一半用來繞過另一個肌腱,加強穩定病灶部位。術後四週可以展開復健,復健兩個月可恢復正常生活。

為了避免關節受損,醫師呼籲民眾平日除了減少長期間用力抓、捏動作外,出現急性發炎腫痛,可用熱敷等方式緩解,並適度休息;如果反覆出現急性發炎反應,應就醫確認是否發生病變。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