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女童腸病毒癒後出現急性小腦步態不穩症狀

人氣: 167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1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郝雪卿台中市十三日電)一名四歲女孩罹患腸病毒病癒後,突然出現走路不穩、行走困難、全身搖晃,甚至坐著都會全身顫抖不穩狀況,經診斷是罹患急性小腦步態不穩症。台灣澄清醫院小兒神經科主任胡文龍今天表示,這類病症發病快速,有可能小朋友睡個覺醒來就不能站立,大部份的患者之前都有病毒感染病史。

胡文龍主任表示,這名小女孩,十分白胖可愛,平日健康狀況良好。住院前兩週得過腸病毒引起的咽峽炎,但很快就恢復。在來澄清醫院就診前,突然開始出現走路不穩、行走困難,進而惡化到連站著和坐著都會全身顫抖不穩,家屬心急如焚。

小女孩住院後,經神經學檢查,發覺有小腦功能失調現象,但並無大腦功能異常;而且神智非常清楚,肌腱反射及眼球動作也都正常,家屬也自訴並無誤服藥物情形。在做完驗血、核磁共振及腰椎穿刺排除其他疾病後,最後診斷為急性小腦步態不穩症。還好經過治療後,目前已完全恢復,並無後遺症。

胡文龍說,急性小腦步態不穩通常影響二到七歲的兒童,男女比例接近。百分之八十的病例之前可能有病毒感染的病史,尤其以水痘病毒、黴漿菌及EB病毒最常見。造成發病原因不明,有可能是感染過後免疫功能失調而造成小腦發炎。發病非常快速,甚至可能一個健康的小朋友睡個覺醒來就不能站了。

胡文龍表示,小腦功能失調的嚴重度差異很大,從輕微走路不穩到完全無法站立或行走,都可能是臨床表現,但是其他神經學檢查完全正常。症狀在發病數日後,開始減緩,恢復到正常步態需時三星期到半年左右。診斷方面主要是靠排除掉其他疾病,譬如說誤食藥物、腦瘤、腦炎、代謝性疾病等,才能下此診斷。此病為一自限性疾病,大部份病童不需要治療就可痊癒。

胡文龍指出,急性小腦步態不穩是並不罕見的疾病,但這名病童是在腸病毒感染後發病,卻是較少見。診斷上要靠排除掉其他疾病。這是相當良性的病,但是如果症狀持續太久,或者症狀太過嚴重,則可考慮予以治療,效果也不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