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心臟病患者游泳先做平台實驗

人氣: 15
【字號】    
   標籤: tags: ,

可掌握心臟供血不足時間,瞭解能承受的運動強度

背景:在湖北省舉行的第九屆全國公開水域游泳比賽上出現了一幕慘劇,該賽事2002年男子組5000米游泳冠軍、61歲的金伯康,在本屆比賽竟然不幸溺死水中。事後查明,金伯康的溺亡是心臟病所致。

對於心臟病人來說,在水中的猝死率是非常高的,因為心臟病人本身心臟功能很弱,在游泳尤其是潛泳的時候,心臟要承受很大的壓力。國家體育總局運動醫學研究所運動醫學科主任黃光民告訴記者,潛泳時,胸腔的壓力也會增大,在憋氣的過程中,心臟的搏動和血液的回流都會受到影響,所以缺氧的情況會比正常人大得多。此外,一些大運動量的泳姿,比如蝶泳,這樣的泳姿時間長了會增加心臟的負擔,導致心臟搏動突然加快,容易誘發心臟病。

所以,重度心臟病是無論如何也不能下水游泳的,而對於一些酷愛游泳的輕度心臟病患者,也決不能因為自己症狀較輕而對危險等閒視之。

一般來說,輕度心臟病患者最好在游泳前做一下運動平台試驗(醫學上也稱心電圖跑台試驗),在試驗過程中,患者要在身上貼上電極,醫生會根據患者的身體情況設立速度、強度和坡度,讓患者進行一些跑步和爬坡的訓練。

在試驗過程中,醫生會對患者對運動強度的適應情況有所瞭解,也會記錄患者心臟供血不足的時間,根據這些結論來具體指導患者的運動。而通過了運動平台試驗的患者,也不能確保永遠都是很安全,這個實驗要經常重複做,以瞭解在每個階段是否適合游泳運動。

黃主任提醒,輕度的心臟病患者一定要帶好硝酸甘油和速效救心丸等常備藥,並且最好沿著岸邊游動,這樣一旦出現情況,自己可以上岸,即使自己沒有力氣上岸,也方便岸邊的人及時發現救援。

來源: 《健康時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