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婦科男醫師 漸成稀有動物

人氣: 80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10日訊】〔自由時報記者田瑞華、胡清暉/台北報導〕「喂,妳知不知道哪裡有女的婦產科醫師呀?」國內婦產科醫師長期陽盛陰衰,病患想掛女醫師的門診,常需多方打聽或候診大排長龍,但此一現象近年已悄悄扭轉!

人數增加 扭轉男性獨霸

根據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統計,目前婦產科專科醫師約有二千五百多人,整體男女比約為八成五比一成五,但近年來女醫師迅速增加,卅歲以下、廿六歲以上,女醫師佔七成多,扭轉了早期男性獨霸的情況。

台灣婦產科醫學會人力規劃小組召集人葉光芃表示,這是整體社會進步開放的象徵,就讀醫學院的女生愈來愈多,自然帶動女醫師比率增加。

而且,葉光芃認為,「女醫師滿適合走婦產科的」,因為女性求診婦產科,通常優先會想找女醫師,女醫師增加,對病患可說是更加友善、更多選擇、降低就醫門檻。

台大新收住醫 全是女生

台灣婦產科身心醫學會理事長鄭丞傑形容,早期婦產科女醫師相當少見,以他曾經服務的知名醫學中心為例,光復初期有一位婦科女醫師,相隔四十年後,到了七十八年才出現第二位女醫師。反觀如今,台大醫院今年招收六名婦產科住院醫師,錄取者全是女生,男生反而變得稀有。

女性突破「五官科」

曾任署立基隆醫院婦產科主任、現任衛生署醫事處專門委員的王炯琅分析,以往婦產科的重點是婦科疾病、腫瘤、接生,屬較耗體力的科別,工作量吃重,必須廿四小時待命接生,因此大醫院挑選住院醫師時,幾乎都挑耐操的男醫師,也影響了過去女學生的選科意願。

此外,傳統上女性必須兼顧婚姻、家庭,也影響女性偏好選擇皮膚科、牙科、眼科等「五官科」。

不過,約在五、六年前,新進的婦產科醫師男女比率出現黃金交叉。王炯琅認為,婦產科近年來已從過去的婦科疾病治療、接生,轉變為愈來愈重視婚前及產前檢查、遺傳諮詢、抹片篩檢等「預防保健醫學」,未來婦科市場變大,更凸顯女醫師在內診時具有的先天優勢,讓許多女性願意投入。

婦科知名女醫師 月入200萬

〔記者胡清暉、田瑞華、林志青、徐夏蓮、洪素卿/綜合報導〕儘管婦產科醫師多認為「經驗、態度比性別更重要」;但也有醫師憂心,日後恐出現開刀、接生人力吃緊的隱憂。

台灣婦產科身心醫學會理事長鄭丞傑分析,打出名號的女醫師,門診從早看到晚,月入可高達二百萬元;反觀年輕又沒有知名度的男醫師,多擔心不易生存。

據了解,署立台北醫院婦產科近日就出現醫師荒,主治、住院醫師陸續離職,接任的女主治醫師身兼產房與門診,多次半夜被召回醫院、身心疲憊萌生退意。

女醫師協會理事長楊文理指出,市醫體系的婦產科主要都靠中生代以上的醫師,缺少年輕男醫師,而年輕女醫師很有可能到三、四十歲就不再開刀、接生。她呼籲主管機關應預先規劃配套措施。

不過,台中榮總婦產部主任何師竹表示,婦產科女醫師是最近五年才開始增多,在她們尚未到達獨當一面的此刻,醫界就擔心可能不願接生、開刀,未免過於失之武斷。

其實近年部分女醫師因為生意太好,不乏被患者抱怨粗魯者;反倒是男醫師為了怕糾紛、留住病患,出現不少口碑取勝的溫柔男。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婦產科主治醫師詹景全說,現在如果是孕婦自己一個人來做超音波產檢,檢查完自己都會幫忙孕婦擦掉肚子上的膠,甚至協助她起身。如果是由先生陪同前來,就會特意叮囑先生幫忙做這些,「因為肚子很大的時候,做這些動作真的很費力!」

婦產科女醫師大家談

大家談之一

「物以稀為貴」

鄭文芳,台大婦產科醫師。

我的名字比較像女生的名字,曾有病患看診時才發現我是男的,懷疑我假冒「女的鄭文芳醫師」;還有人坦言想掛女醫師的診,真是非常有趣。不過,當女醫師愈來愈多,可能會有達到飽和的時候,到那時男醫師就變得很搶手也不一定。(文:記者田瑞華 )

大家談之二

「比較不尷尬」

許小姐,四十五歲,基金會職員。

我已經是兩個小孩的媽媽,還是覺得看一般婦科問題時需要女醫師,比較不尷尬;但如果是婦女癌症一類的,就比較不會有這種考量。(文:記者田瑞華 )

大家談之三

「選擇看中醫」

李小姐,廿二歲,大學生。

我還沒到婦產科掛過號,如果有生理期方面的問題,我會選擇先看中醫,但以後如果要看婦產科醫生,會想優先掛醫術好的女醫師,比較不會尷尬。(文:記者田瑞華 )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