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谈小儿先天心脏病

文/李纹丽(嘉义基督教医院小儿心脏科主任)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8月23日讯】一般人对先天性心脏病有着许多的困惑不解及害怕,其实在即将迈入廿一世纪的今日,医学也有着一日千里的进步,这个看似可怕的疾病,早已有了相当令人满意的治愈率了。

先天性心脏病是发生在怀孕三至八周时,婴儿心脏及大血管发育受阻而造成的,95%以上罹病原因不明,大约每一千名新生儿中会有八到十个患有此病,不可谓不多,所以相当值得我们来探讨。

小儿先天心脏病依发病部位共分二类,第一种是由左心的含氧血流向右心,没有发绀现象的心脏病,最常见的是心室中隔缺损、心房中隔缺损及开放性动脉导管等。心室中隔缺损的患者常在出生时或出生后数日发现有心杂音,患婴可能全无症状,也可能发生食欲差,吸吮力弱、生长迟缓、运动耐力差、易疲倦、甚至呼吸困难、心跳过速、冒冷汗、也容易感冒,其实有大约四成的患者会自愈,另有部分患者有心衰竭现象,需服用心脏药物治疗,只有在治疗无效时才需接受开心治疗,而且这类修补手术的成功率超过95%以上。而接受手术的体重也由以往的八公斤降低至二、三公斤。而心房中隔缺损的患者绝大多数听不见心杂音,往往到二、三十岁时慢慢发生心衰竭才被诊断出来,幸运的是,这类病人中大多自愈,另有一部分可经由心导管修补手术而治愈,另一部分的人则接受治愈率达95%的开心修补术。开放性动脉导管则常发生在早产儿及一部分足月儿,大约99%会在一岁以前自行关闭,而只有少部分人在一岁前发生心衰竭现象,除早产儿可用药物帮助关闭之外,其余大部分均可施以心导管闭合术来治疗,只有一小部分才需要开刀结扎。另有一些肺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狭窄及狭缩的病患,绝大多数均可用心导管气球扩张术来治疗,不但减轻开刀的痛苦及危险性,也大大的降低医疗成本负担。所以这一大类的心脏病,并不是全都需要开刀,有很大一部分的患者只需观察而已,另一部分只需服药观察或以心导管治疗,因此大家不需要一听到心脏病就紧张。

第二种是由右心的缺氧血流向左心再流至全身,会发生发绀现象,最常见的是法洛氏四合症及大动脉转位。法洛氏四合症是包含心室中隔缺损、主动脉跨坐、右心室出口狭窄及右心室肥厚的组合,常见皮肤、嘴唇发绀、杵状指,以及蹲踞现象,因其血氧浓度降低,血液变得较黑且黏稠,血流行经之处就有发黑的现象,因其左右心的血流均流向主动脉,因此若发生细菌感染之心内膜炎,往往造成脑部脓疡而致命,另有一些病童因大哭而发绀甚至昏倒,这些则需接受手术治疗,接受手术的年龄及体重已由过去的四岁提前到三个月大三公斤重的婴儿也可以接受手术。

大血管转位则是由于肺动脉与主动脉长反了,病童往往一出生就有致命的危险,这类病人占所有心脏病人的8%,这一类病人若不治疗的话,90%会在一岁前死亡。必须立即接受大动脉复位手术,这种手术的危险性虽然较高,但目前心脏外科技术长足进步,因此特别强调这一大类的先天性心脏病一定要接受开心手术,呼吁家长们,千万不要以为以讹传讹去寻求太多另类疗法,反而延误治疗时机。

呼吸道感染是儿童常见的疾病,尤其患有心脏病的婴幼儿更易受侵犯,有几项原则需提醒家长:若有发烧,应以体温计测量,不要只以手摸额头来断定;若有鼻塞,则抬高床头以改善之;若有痰液,应以拍痰、喷雾治疗、体位引流、咳嗽来排除;更重要的是预防感染。

手术后之照顾,需注意以下几项事情:伤口愈合且拆线后,可以淋浴,但之后应保持伤口干燥;饮食不宜太咸;若服用利尿剂及毛地黄则应多吃含钾的食物(如柳丁、香蕉、木瓜、番石榴);需依医嘱确实服药并定期回诊;幼儿可依其体能自由活动,且术后症状会慢慢减轻,体能会渐好,所以不必过度限制孩子活动;若有以下症状则需立即请教医护人员:呼吸急促困难、肢端水肿、发烧、上腹痛、恶心呕吐、排尿量剧减、心跳突然减慢或不规律。

最后提各位家长,术后仍应定期接受预防注射,但若在手术中曾接受含抗体制剂者或接受活性疫苗者(如水痘疫苗、MMR),宜在术后三个月后再接种。◇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