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史博館中非傳統兵器展 武器兼具藝術價值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6月1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翁翠萍台北18日電)暑假將到,國立歷史博物館23日起推出重量級大展「中非傳統兵器文物展」,展品的550組件今天開箱,盾牌、斧頭、鐮刀、短劍等手工打造武器,深具藝術價值。

「中非傳統兵器文物展」開箱記者會由館長黃永川主持,策展人非洲兵器專家楊‧艾爾森(Jan Elsen)、香港民族藝術文化有限公司代表盧重晉等人出席。

黃永川說,這項展覽是亞洲首次以非洲兵器為主題的大型特展,籌備3年,邀請全球唯一非洲兵器研究權威楊‧艾爾森策展,並編纂厚達375頁的中英對照特展專輯。這些兵器在史博館展到8月16日後,將依序到高雄科學工藝博物館、歐洲與中國大陸巡迴展出。

史博館指出,展出兵器使用地區概括中非東部到西部,約8、9個國家的18個地區,展品由比利時布魯塞爾皇家軍事博物館與比利時、香港私人收藏家借展,都是手工打造的獨一無二兵器兼藝術品。

楊‧艾爾森說,中非洲在2600年到2800年前就已有鐵器做的兵器,不像很多文明是從石器時代經青銅器時代再到鐵器時代,中非是直接跳到鐵器時代;但因鐵器容易鏽蝕無法保存下來,19世紀才有第一件中非兵器傳到歐洲,引起藝術愛好者與博物館注意,才保存下來。

開箱記者會展示的中非傳統兵器有6件,包括盧巴族盾牌,森迪族、蘇隆溝族、姆士剛果的扁斧,孟格別圖族的族長鐮刀與黃銅鐮刀,西芒戈族短劍,納薩卡拉族與班迪阿族3刀合一的飛刀。

楊‧艾爾森說,前述的飛刀是中非剛果才有的武器,用於打獵或戰爭,擲出距離可達30到50米,由於1把刀柄上有3把刀,任1刀打到目標都非死即傷,手柄還特別設計使飛刀永不會轉頭飛回原點,其他展品也都各有代表性,最迷人是保留許多古老儀式意涵。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