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吃藥有用嗎?──談藥物在壓力管理的角色

鐘國軒(台北醫學大學 附設醫院精神科 主治醫師)

人氣: 3
【字號】    
   標籤: tags:

生活中的壓力所在多有,適度的壓力能激勵人心,有時更能迫使生命成長,但若超過能應付的範圍,導致重大痛苦或能力嚴重受損,則可能形成所謂的「精神疾病」──從「睡眠障礙」、「適應障礙」、「心身症」,到「憂鬱症」、「焦慮症」(包括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等),嚴重者甚至出現「反應性精神病」。有的人為了應付壓力,轉而以酒精或其他毒品來紓解情緒,結果則是短暫的快慰掩蓋了長期濫用或成癮的危險性。

如果壓力是導致精神疾病的元兇,學會處理壓力是否才是治本之道呢?臨床上常見的情形是,病患知道要處理壓力,可是在還來不及反應的時候,事件如滾雪球而來,壓得人喘不過氣,在一陣接一陣的挫折感籠罩下,一種惡性循環已悄然成形──似乎來不及處理壓力。

人都有因應壓力的本能,在與壓力掙扎周旋的過程中,到達某種失衡狀態時,可能選擇尋求醫療的協助。如果此時,藉著先改善症狀,爭取機會使有時間與能力學習壓力管理,可不可能也是一種選擇?從這個角度來看,精神醫療似乎可提供這個機會。

有些藥物能提供及時與必要的協助,如助眠劑、抗焦慮劑或抗憂鬱劑等,針對不同的病因、症狀、及對生活功能的影響程度,決定使用的劑量及使用多久,兼顧藥物作用與副作用的平衡,逐次調整藥物的使用,甚至可以完全停藥。在此期間,精神症狀已獲得部分控制,也比較容易學習壓力管理。

壓力與問題絕對不可能因為幾顆藥丸就完全改善,卻可能因為這些藥丸,讓人站在比較容易越過障礙的平台。有許多精神疾病容易慢性化或有復發傾向,需較長期使用藥物治療,有的則是數週至數月的療程即可,端賴藥物所爭取的時間裡,壓力管理的能力增進了多少,壓力解決了多少。更好的情形是,經過評估發現,其實根本毋須用藥,僅需一些簡單的指導或較單純的認知行為治療處置,即可增強其壓力適應的能力,這也是精神醫療可以提供的治療模式。

精神疾病的成因涵蓋生物、心理、社會或靈性層次,也包括不同的潛在因子、促病因子與惡化因子。精神醫療的處置,需要根據這些因素來評估與診斷,並為病患量身訂做治療計畫,排除相關器質性因素(因生理疾病或其他藥物或成癮物質所誘發),施以個別化的藥物治療及非藥物治療(自律神經調節法、各種形式之心理治療等)。表面上因為壓力所造成的疾病,藥物佔有一席之地,卻絕非治療的全部。◇

轉載自台北醫學大學健康快遞電子報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