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11月居民消費價格創下3年來最快降幅,同時,工廠通貨緊縮加深,這表明中國通縮壓力加大,國內需求疲軟,繼續拖累了經濟復甦的步伐。
財經新聞
拜登政府對「受關注的外國實體」(FEOC)提出了新的指導方針,旨在將中國排除在供應鏈之外。這項新規定,可能使全球電動車電池供應鏈產生巨大變化。

日本內閣府週五(12月8日)公布的修正數據顯示,由於占GDP的一半以上的個人消費和企業支出下降,導致日本經濟在第三季度的萎縮速度比最初預估的更快。

美國西雅圖地方法官瓊斯(Richard Jones)週四(12月7日)已與檢察官達成共識,認為前幣安首席執行官趙長鵬有潛逃之虞,在明年2月宣布判決前不得離開美國。

根據薪資處理機構ADP的最新數據,11月份美國私營企業新增就業人數僅略超10萬個,遠低於市場預期。在經濟衰退警告聲不絕於耳之下,這是勞動力市場正在降溫的一個新跡象。

亞馬遜旗下的串流媒體平台Twitch在週二(12月5日)宣布,由於該平台在韓國的經營成本和網絡費用過高,決定明年2月退出韓國。

中國企業獲利疲軟,撲滅了中國股市反彈的希望,經濟似乎將持續放緩,一些投資者準備迎接更多痛苦。

週二(12月5日),印度股市市值首次超過4萬億美元,達成了一個重要里程碑,並迅速縮小了與低迷的香港股市的差距。

週二(12月5日),蘋果拿下道瓊成份股最大贏家,收盤前股價上漲2.1%,收在193.42美元,使市值再次突破3萬億美元大關,穩居美國最有價值的上市公司。

經歷了兩年來房價和房貸利率飆升之後,美國部分地區房地產市場的趨勢正在發生變化。預測顯示,在新的一年這些地區的房屋銷售將出現兩位數的增長。

消息人士表示,瀚亞投資和霸菱集團開始裁減中國境內的對沖基金業務團隊,凸顯了全球資產管理公司在中國面臨的挑戰。

美國主要經濟學家表示,美國經濟在第三季度有望增長5.2%,但明年經濟將急劇放緩。

全美商業經濟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Business Economics,NABE)週一(12月4日)發布的調查指出,大多數的商業經濟學家認為,儘管就業市場最終可能在高利率的重壓下走弱,但美國經濟仍可以在明年避免衰退。

週一(12月4日),香港法院批准押後中國恆大集團的清盤聆訊至明年1月29日。使這間負債累累的開發商得到了8週的喘息時間,恆大必須在此期間和海外債權人達成協議,以避免法院下令清盤。

比特幣週一(12月4日)在亞市早盤衝破40,000美元大關。有分析指出,隨着通脹降溫,投資者越來越相信美聯儲不再加息,並將焦點轉向明年可能實施的降息幅度。這樣的變化加大了全球市場的反彈勢頭。

今年以來,中國富人已將數千億美元資金轉到境外。隨著中國經濟持續下滑,為了避免自己淪為中共收割的對象,越來越多的富人紛紛出逃,將大量資產轉移到境外。
(聽更多請至「聽紀元」平台)
「就是一個字,跑唄!就是跑,對他(中共黨魁)沒有信心。無論中共黨魁去上海訪問也好、視察也好,大家就是沒信心。」12月1日,美國資深...

中國經濟持續蕭條。近期,經濟大省廣東、浙江等地大批企業宣布放假、停產、裁員,其中互聯網巨頭字節跳動公司裁撤旗下的兩個電遊公司。時政評論人士認為,中國經濟危機之嚴峻或遠超外界想像。
深圳醫療公司放長假欠工資 員工欲哭無淚
11月27日,網上流傳深圳華邁興微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簽發的兩份《放假通知》,引起關注熱議。
...

11月哈馬斯和以色列的戰火不斷。2023年10月以來的以色列-哈馬斯戰爭,北京始終拒絕譴責哈馬斯的突襲。外交部發言人毛寧指出以巴衝突問題的根源是以色列不斷吞噬本屬於巴勒斯坦的領土,及逼害巴勒斯坦人。

美國商務部週三(11月29日)發布報告,將第三季美國經濟增長速度向上調高,反映經濟增長比此前預期強勁,主要是商業投資優於預期和政府支出強勁的結果。

隨著中共收緊對金融領域的控制,中國其中一間最大的投資銀行正告誡分析師不要「唱空」經濟,且不要炫耀奢侈的生活方式。

繼伯明翰於9月宣布破產後,英國再有城市面臨同一景況,這次是英格蘭中部城市諾丁漢(Nottingham)市議會,宣布破產意味著其將停止法律規定以外的所有服務開支。

中國11月份製造業活動加速收縮,這表明在國內外需求疲軟之下,現有的政策支持措施,仍不足以讓中國的工廠走出困境。

美國最大的銀行似乎都在厲兵秣馬,因為金融界的許多公司正在裁員、關閉分支機構,並且銀行業也未能從今年春季的危機中恢復過來。一些市場分析師懷疑,該行業是否在為經濟衰退或長期不景氣做準備。

週三(11月29日)一項針對經濟學者的調查顯示,11月份中國製造業活動可能再度萎縮。這表明中國工廠仍苦苦掙扎,希望爭取國內外訂單。

瑞士私募股權巨頭合眾集團(Partners Group Holding AG)共同創辦人維特利斯巴赫(Urs Wietlisbach)表示,該集團對投資中國的看法,已變得更加謹慎。

蘋果供應商富士康週二(11月28日)宣布,計劃在印度再投資15.41億美元,興建一個廠房項目,以滿足其「新營運需求」。

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和德國銀行(Deutsch Bank)週一(27日)發布展望報告,預測美聯儲將於2024年實行降息。

知情人士稱,一些全球規模最大的審計和諮詢服務公司要求高管前往香港時,避免使用平時工作用手機。這表明國際企業在香港正面臨越來越多的困難。

俄烏、中東衝突爆發,加上台海、南海緊張局勢加劇,使世界各國紛紛提升國防開支。搭上這波全球訂單潮的韓國,正快速發展國防工業。韓國當局表示,預計到2027年,韓國將躋身全球四大武器出口國。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自2020年初以來,世界經濟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衝擊:新冠病毒(COVID-19)爆發、疫情反彈帶來意想不到的強勁通脹、烏克蘭戰爭以及各國央行積極採取行動抗擊疫情而導致的高借貸利率。但美國經濟是幾乎一片暗淡中的亮點,領先於其他富裕經濟體。
排行榜
TOPARTICLES
精彩推薦
EDITOR'sPIC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