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新研究显示 丛林肉买卖可能引发新型爱滋病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1月22日报导】(中央社巴黎二十一日法新电)科学家今天说,西非与中非宰杀黑猩猩等灵长类动物买卖的风气越来越盛,可能扩大引发新型爱滋病的风险。

这是多年来警告丛林肉可能引发新型病原的第三份研究报告,报告发表的时间,恰巧在准备迎接十二月一日世界爱滋日之际。所谓的“丛林肉”包括黑猩猩、猴子与大猩猩等。

过去已有研究指出,猿类是人类免疫缺乏病毒(HIV)的来源。

DNA专家相信,二十世纪初,一种侵袭灵长类动物免疫系统的病毒,跨越种族藩篱散布到人类身上。

他们推测,最早的病患可能是猎人、人猿咬伤的村民、接触感染猿猴免疫缺乏病毒(SIV)肉类的村民。

联合国爱滋计划今天公布的评估报告指出,由于演化压力、飞机发明后旅游普及、都市化、性行为接触,人类免疫缺乏病毒过去二十五年来已造成超过两千五百万人因爱滋病丧生,目前超过四千万人为人类免疫缺乏病毒带原者,或为爱滋病患。

研究人员聚集三组接触丛林肉程度不一的喀麦隆民众,采集血液样本进行猿猴免疫缺乏病毒的抗体测试。这是显示受试者是否曾接触猿猴免疫缺乏病毒的试验,测试结果并不代表此人感染这种病毒。

三组受试者包括:七十六名猎捕、宰杀灵长类动物为食与买卖,或豢养猿类为宠物的偏远地区村民﹔六十六名居住同村落、但较少接触丛林动物的村民﹔一千零七十一名不可能重复接触丛林动物血液或体液、散居喀麦隆都市或乡村的一般老百姓。

高接触组别中,百分之十七点一测出对猿猴免疫缺乏病毒呈阳性反应﹔低接触组别中,百分之七点八出现阳性反应﹔一般大众只有百分之二点三呈阳性反应。

研究人员说:“我们的数据…… 提供新证据,证明猎捕或宰杀野生灵长类动物者,可能继续接触、感染猿猴免疫缺乏病毒。”

研究人员呼吁加强监控,确保非洲血液供应安全,并避免“新型人类免疫缺乏新兴传染病”扩散。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