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从抗SARS英雄到义诊 张裕泰自掏腰包救人

人气: 54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3月29日报导】台湾第十六届医疗奉献奖得主的感人故事 (二) (中央社记者陈钧凯台北二十九日电)严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 (SARS)蔓延期间,和平医院封院第一天起,急诊科主任张裕泰便坚守在急诊室岗位内,直到解除封锁,在抗SARS英雄身份外,每年还会自掏腰包,固定出国义诊多次,自嘲“义诊上了瘾”的张裕泰说,立志从医,只是不想让同样为人敬重的医师父亲感到“漏气”。

张裕泰的父亲张炎虎是台北木栅地区,深受邻里敬重的医师,回想儿时记忆,张裕泰告诉中央社记者,对上门求诊的病人,张炎虎总是秉持着“先看病、看好了再说”的理念,毫不在乎病人是否有能力支付医药费。

正因为从小耳濡目染,长大后同样选择踏上行医道路的张裕泰,念兹在兹的,就是如何能够靠杰出的医术表现,获得其他人的尊重,他说,虽然不敢说要比父亲作得更好,但至少绝对不能让父亲“漏气”。

在和平医院服务近二十年,一九九五年起,张裕泰开始赴国内外各地义诊,从九二一震灾到纳莉风灾,第一时间内,现场都看得到张裕泰救灾的身影,足迹甚至远遍及非洲等地。

其实,张裕泰参与义诊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还在日本攻读医学的学生时代,他回忆,当初在教授的带领下,不时会到日本的乡间义诊,物质匮乏的那个年代里,手术中偶尔还会碰上停电,不得不一手拿着手电筒,一手继续为病人开刀治疗。

不过,几次跨海赴偏远国家义诊的经验,倒是让张裕泰常萌生“作善事没有好处?”的疑惑,不仅常有人偷车子汽油或企图塞红包插队,有一次还发生一名小男孩因为疟疾奄奄一息,当张裕泰向当地救护车求助,希望协助载送到大型医院时,却反被要求必须支付车资的插曲,都让张裕泰当下大呼简直不可思议。

事后再一想,张裕泰才豁然开朗,认为既然都决定要奉献了,就得心甘情愿,才能无怨无悔,从此以后,如果又发生类似的事件,他也学习懂得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心态来面对。

“义诊上了瘾”!张裕泰总是这样形容自己,即使二00四年到马拉威义诊时,差点因染上恶性疟疾而丢掉性命,还是阻止不了张裕泰每年固定四、五次,自费出国义诊的救人瘾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