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打针不用针 电一下就OK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1月15日讯】〔自由时报编译郑晓兰、记者魏怡嘉/综合报导〕日本京都药科大学以及北海道大学所组成的研究小组,已经研发出不用针头注射,藉由微弱电流让人体吸收药物的“无痛预防接种”,并在动物实验中确认效果。

目前,医界虽然已经采用以电流吸收麻醉药的手法,不过研究人员还无法以相同方法让人体吸收接种成分。这项接种新方法可造福疼痛敏感患者或高龄族群,改良后还能提高流感疫苗疗效。

专家:数十分钟 太费时

我卫生署传染病防治委员会预防接种组委员黄立民则认为,以微弱电流导入打疫苗,电流导入需要数十分钟的时间,但疫苗接种常要面对一定数量的族群,即使未来可以应用到人体身上,也不是很实际可用,除非是一些特殊的怕痛案例;不过,现在国际已经研发出特殊的短针,其只要注射到表浅皮下即可,可以大幅减轻注射的疼痛,且因表浅皮下的免疫组织很丰富,剂量也可以减少,打一针只要短短几秒。

台北马偕医院麻醉科主任陈建全表示,目前医界有使用微弱电流导入于电针灸止痛及耳朵局部手术麻醉上,一般微弱电流要通上个三、四十分钟,麻药才能发挥作用,随着半身麻醉及全身麻醉发展愈来愈安全成熟,微弱电流导入的方式,将会日渐式微。

据日本“朝日新闻”报导,让药物带电后,使用电流透过皮肤吸收的方式,已在美国等地广泛运用,无法吞药的高龄族群或一吃药就呕吐的患者常使用这种方式。

怕痛、易吐者 较适用

不过疫苗接种的分子量过大,较难带电,无法使用这种方式让人体吸收。日本的研究人员在疫苗中混入容易带电的物质—脂质体(liposome )后,将成分转为粒子状,以电流吸收方式在老鼠背部做实验,结果成分被均匀吸收至皮下组织,同时确认老鼠产生抗体。

以流感为例,若能在鼻腔或口腔黏膜产生抗体,就能提高预防效果,不过传统注射方式的抗体多存在血液,只要利用这种新技术,进一步改良辅助物质,日后就有可能以电流吸收的方式,让人体黏膜产生抗体,提高流感疫苗疗效。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