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元专栏】 刘晓波: 妥协就是双赢

刘晓波

人气 1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纪元专栏】

24名美国人回家了,布希终于松了口气;江泽民剩余的拉美之行,也可以更轻松了。中美两国政府在对此次危机的处理上,态度正好相反:美国由毫无妥协余地的强硬到逐渐放软,中国由最初的态度暧昧到日渐强硬,江泽民出面后的一口价被坚持到底。

撞机事件之初,布希政府在对中国政府的态度不甚了解的前提下,就贸然出击,口气极其强硬,要求中国政府马上送美国人回家和归还飞机,声言降落在中国机场的EP—3侦察机就是美国的领土,不允许中方登机。同时,对中国军方失踪的飞行员和被撞毁的歼八战机只字不提。但是,经过美国使馆官员与被扣留机组人员的见面,布希和国务卿鲍威尔的态度都开始缓和,谈话中开始出现“遗憾”的字眼,并对失踪飞行员王伟的妻子的公开信,给以人道性的善意回应。更经过11天的紧张外交密谈,最后不得不对王伟失踪和进入中国领空说一声“very sorry”。

而中国政府在事件之初,没有一个最高层决策者和军方人物露面,只是外交部发言人含糊其词地一再声言“保留权利”,公众对更是一无所知,中国政府吝啬得连失踪的飞行员的名字都不肯公布。接着是中国外长的声明,再接着是主管外交的副总理钱琪堔发言。直到第三天,最高决策者江泽民才在会见外宾时首次表态,指出责任完全在美方,不仅要求美国正式道歉,还要求美方停止针对中国的军事侦察飞行,并表达了对失踪飞行员的高度关注。此后,军方高层表态强硬,失踪飞行员被公开了,他的妻子出现了,王伟的同事出面作证,中国政府和公众舆论形成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一致,集中于美国道歉和王伟失踪。实际上,中国政府是以二十四个美国人和失踪的王伟为筹码,要求布希政府道歉,不必是“apology ”,只要有“sorry”就行了,何况得到的已经是“very sorry”。

事件发展至此,两国政府都应该比较满意。但是北京的自我感觉应该比华盛顿好一点。因为北京的实际要价全部实现,现在手中还有贵国飞机做进一步交易的筹码;华盛顿虽然经过了尴尬的妥协,但是第一步目标也基本达成,不仅迎回了最宝贵的24个人,而且并没有因此对北京做另外的让步。华盛顿仍然坚持:美国没有责任;布希已经宣布:此事件既不会导致对中国沿海的军事侦察飞行的中止,也不会影响对台军售。

两国政府得到了双赢的结果,但是,此事件在两国民众之间制造的敌意,非但没有随着双赢的结果有所减弱,反而越来越深,为这次政府间的双赢罩上了一层在短期内难以消除的阴影。

2001年4月13日于北京家中

(大纪元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
    

  • 一字千金的妥协外交范例 (4/13/2001)    
  • 美国伟哥与中国的早泄–论中美撞机事件 (4/12/2001)    
  • 非敌非友关系双方妥协收场 (4/12/2001)    
  • 纽约时报:中共要求美正式道歉是不合理的要求 (4/9/2001)    
  • 不能让中美强硬派得逞 (4/8/2001)    
  • 【纪元特稿】 辛文明 : 力主和解是后对抗时代政治领袖的首要使命 (4/8/2001)    
  • 军机事件 法国观点 美国的“遗憾”是妥协 (4/6/2001)    
  • 布殊拒用热线讨论军机碰撞冲突 (4/3/2001)    
  • 能安吗﹖全台3万多家安亲班未立案 (4/3/2001)    
  • 钱其琛促美修改台湾关系法 (4/2/2001)    
  • 最佳女主角:朱莉亚-罗伯茨《永不妥协(Erin Brockovich)》 (3/25/2001)    
  • 快讯:朱莉亚-罗伯茨和男友到达奥斯卡现场 (3/25/2001)    
  • 减税案实现速度 布什持开放态度 (3/24/2001)    
  • 钱其琛行囊中有妥协腹案? (3/23/2001)    
  • 一波三折 陆军换帽终成定案 (3/17/2001)    
  • 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大热门朱丽娅-罗伯茨特写 (3/15/2001)    
  • 美料到星战计划会迫使苏联妥协 (3/10/2001)    
  • 国际法庭可能妥协 米洛舍维奇将在国内受审 (3/8/2001)    
  • 八国气候会议达成妥协 (3/5/2001)    
  • 谁是2001奥斯卡大赢家 (3/2/2001)
  • 相关新闻
    谁是2001奥斯卡大赢家
    八国气候会议达成妥协
    国际法庭可能妥协 米洛舍维奇将在国内受审
    美料到星战计划会迫使苏联妥协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