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大骗局 12名中国学生流落异乡街头

人气 2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4月25日讯】 北京青年报4月26日报道(特约记者文强) 3月29日,瑞士最大的两家法文报纸《24小时》报(“24heures”)和《瑞士晨报》(“LeMatin”)刊登如下报道:洛桑的一家私人酒店管理学校因财政困难濒临倒闭,15名亚洲学生(其中除3名泰国人外,全部来自中国)被逐出校门,流落街头。这些慕瑞士酒店学校之名来瑞留学的学生,在花费重金之后换来的是欧洲梦的彻底破灭。

去年夏天,一些瑞士酒店学校坑骗中国学生的内幕曾在国内外媒体大面积曝光并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如今半年多过去,瑞士酒店学校问题在沉寂了一段时间之后,再次浮出水面,似在提醒着人们:问题尚未解决,骗局仍在继续。

  ■酒店学校倒闭,学生被逐出门

这家所谓“国际酒店商务和管理学校(InternationalInstituteforHotelBusinessandAdministration,简称“IHBA”)位于瑞士洛桑市,成立于1999年,校长PanosZ.是一名希腊人,长期定居瑞士。学校共有学生15名,除3名泰国学生外,其余全部来自中国大陆,年龄在18岁至26岁之间。

今年2月事发时,学生们正在瑞士另一城市卢塞恩的Brgenstock酒店上实践课。按照该校的学制,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一般为一年,课程分为三段:4个月理论课,4个月实践课,之后再上4个月理论课。“当时,我们的实践课刚刚上了两个月,突然学校发来传真,通知我们马上停止实习,离开酒店返回学校,”来自东北的K小姐回忆当时的情景说,“对这一决定校方的解释是,酒店没有履行与学校间签订的培训合同,所以只能临时改变原来的课程安排计划,提前结束实践课,改上两个月的法语课和管理课。”

对这一含糊不清的解释,K和她的同学们都感到难以理解,而同时他们从实习酒店方面得到的消息却与此大相径庭:学校拒绝向酒店继续支付培训期间学生的食宿费用,因此酒店不得不终止培训合同。无可奈何之下,学生们不得不于2月底离开酒店,回到了学校。

返回学校后,学生们再次遇到新的变故。校方许诺的管理课连个影子也没见到,而法语课也在上了两三次后被停掉。“那时候,临时加上法语课明显是在应付我们,大家根本无心上课,去听课的也没几个人”,K小姐说,“当时我们已经听到了一些风声,说学校没钱再给老师付工资,所以课不可能再上下去了。”教学终于彻底停止了。学校又通知学生,让每个学生自己联系酒店开始实习。K讲到这里气愤地说:“进校时,学校本来讲好实习由学校来安排。可这时候却让我们自己联系实习,这简直荒唐。我们一不会法语,二没有独立操作的经验,哪个酒店会要我们?”

经历了一连串变故的学生们没有料到的是,更大的打击还在后面。不到一个星期,他们再次接到学校通知,责令他们必须在3月底以前搬出校方提供的住处,并和学校结清账目。这一纸通知意味着,学生们不仅被赶出校门,而且如果不能在两星期之内找到新的住处,还将面临露宿街头的命运。

  ■出国前得到的承诺,不过是一堆美丽的谎言

目前发生的一切是K出国前完全没有料到的。大学英语专业毕业的K在出国前已经有了几年的工作经验。“当时我一直想找机会出国留学,但又觉得先考TOFEL,再申请学校、联系奖学金的途径太麻烦了,所以一直想找到条捷径”,K小姐回忆出国过程时说,“这时,一位朋友的朋友向我推荐了IHBA,告诉我去瑞士留学非常简单,既不用TOFEL成绩,也不用考试,签证也有把握。学校的介绍材料上还说,只要一年就可以拿到本科学位,这简直太有吸引力了。”

回想当时得到的那份学校简介,在那些美丽诱人的许诺之外,其实也有着明显的破绽:印制精美的小册子上大多是瑞士和洛桑市周围的美丽风光,外加一些高档酒店的图片,而根本没有校舍方面的情况。但是像K这样沉浸于出国梦之中的年轻人,对这些细节自然很轻易地便忽略了。K曾经“聪明”地打电话到瑞士,找到校长了解学校情况。“没想到,骗子其实就是校长本人。”在通过中介人向学校交了近20万元人民币的学费之后,去年8月,K小姐终于“如愿以偿”来到瑞士。这时,她才发现,那份小册子中所描绘的有关学校的一切,不过是一个“美丽的谎言”。

这家所谓国际学校设在洛桑市某楼房中一所租来的单元房内,学校老师大多是从别处请来的兼职老师,固定教师只有3人。宿舍当然更谈不上了,学生们被三三两两地安置在学校临时租来的几处Appartment(公寓房)里。之后K逐渐了解到,这所学校颁发的学位证书其实根本不被瑞士官方承认。“可是当初学校介绍中却说,学校还可以颁发硕士文凭,这简直是天方夜谭。”但是既然已经交纳了4万至4万7千瑞郎(1瑞郎约折合5元人民币)的学费,这些和K有着类似出国经历的中国学生们,此时也只能“随遇而安”了。然而没有想到,骗局并未结束,等待他们的是更残酷的命运。

在接到学校“逐客令”的同时,K和她的同学每个人还从校长那里得到了一份“欠款单”。根据这份清单,校方从学生支付的学费中扣除各种名目的款项,其中包括居留税、家具磨损费、房间清扫费、补考费等等。这就是说,支付了钜额学费(包括食宿费在内)的学生不仅没有从校方得到任何补偿,相反却欠下了学校数额不等的债务。校长甚至还威胁说,如果不按期支付欠款,将会通过律师告上法庭。4月12日,以公司名义注册的酒店学校———IHBA正式破产。根据瑞士法律,破产的公司将得到《破产法》的保护,然而对那些被赶出校门、居无定所、身无分文,并且即将因失去学生身份而丧失居留权的学生来说,又有谁来保护他们呢?

  ■不幸中的万幸,受骗学生暂得安置

这些不幸的中国学生还算是走运。虽然谈不上“柳暗花明”,但是在经历“山重水复”之后,总算是有了一条出路。一位好心的瑞士朋友在得知他们的遭遇后,通过个人关系找到了瑞士酒店学校协会。协会在了解情况后,决定向这些中国学生伸出援助之手。瑞士酒店学校协会是一家民间组织,拥有包括著名的洛桑国际酒店学院在内的13家会员。与那些专事坑骗外国学生的酒店学校相比,协会中的学校算得上是瑞士酒店学校中的“正规军”。

这些学校认为,酒店学校中的少数败类损害了整个行业的声誉,因此他们自己也是骗局中的受害者。在得知IHBA一事后,他们普遍做出了愿意帮助中国学生的姿态。协会派出4名代表与学生见面,并根据学生的愿望与几家下属学校联系,安置这些受害学生。到目前为止,所有学生均已被其他学校接收,并办理了注册手续。但是由于大部分学生都已无力支付继续学习的费用,所以真正开始上学的只有2人,其他人则在协会帮助下进入酒店或餐馆实习,以便先从微薄的实习工资中存下些钱来,再做下步打算。虽然目前处境得到改善,但是谈到将来,K却并不乐观,“因为协会帮忙,学校免掉了3个月的学费,但是如果想要拿到最低一级的certificat(证书),至少还要上6个月的课,就是说还要再交1万多瑞郎的3个月学费,目前这些还都没有着落。”

  ■整顿酒店学校,瑞士力图挽回声誉

与对未来充满担忧的K一样,对瑞士酒店学校现状满怀疑虑的人们并不会因这起事件的暂时平息而乐观起来。去年有关瑞士酒店学校骗局的报道在瑞士各界引起震动,有关各方对这一问题纷纷予以关注并研究对策。瑞士酒店业协会(SwissHotelAssociation)主席克里斯蒂安·雷(Dr.ChristianRey)在谈到这一问题时说,旅游业是瑞士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作为酒店业一部分的酒店管理学校则是这一产业中的重要一员,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瑞士旅游业、甚至是整个国家的形象。

瑞士酒店业协会即将采取一系列整顿措施,以惩治那些害群之马,从而恢复瑞士酒店学校的良好声誉。这些措施包括,对酒店学校进行质量普查,检查内容包括校舍条件、师资情况和教学质量等方面内容;对学校实行评估,将通过“质量检测”的学校列出名单,印制成册后发往瑞士各驻外使领馆,以作为向申请留学人员提供咨询之用;酒店业协会下属的3500余家会员联合行动,抵制劣质学校学生来店实习;筹资10亿瑞郎建立基金会,用于改善包括酒店学校在内的旅游业设施和形象等等。

但正如雷所说,酒店学校的问题对瑞士人来说是个新问题,解决起来需要时间。而瑞士的特殊体制更进一步加重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困难性。在瑞士,教育属于联邦各州的许可权范畴,各州做法并不相同,实行统一的管理和监督几乎不可能。另外,瑞士私人酒店学校一律以公司的形式注册登记,只要有2万瑞郎注册资金便可成立,学校所交纳的税款被纳入国家旅游业收入。因此可以说,这些借酒店学校之名,行骗人敛财之实的骗子学校,既是瑞士旅游业形象的破坏者,同时也是旅游业的“创汇者”,这一点颇有些讽刺意味。

  ■吸取前人教训,受骗学生提出忠告

在瑞士有关方面抓紧清理门户,力图挽回声誉的同时,或许我们也应当问一问自己:那些国际骗子为何将目标瞄准中国留学市场?那些手法并不高明的骗术为何又能屡屡得手?以经济规律而言,任何一种市场都是在需求的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骗子的“市场繁荣”乃是得益于受骗者的“大力扶植”。正是那些望子成龙心切的家长和那些只要出国便达目的的盲目学子,为这群IHBA一类的骗子提供了丰沃的土壤。K在讲述完自己受骗过程之后,诚恳地说:“真希望国内那些正准备出国留学的人们能够从我们的经历中吸取教训,不要再轻易上当。”下面是K小姐的忠告:

  出国之前要先过语言关;

  国外学校的录取条件越低,学校往往越差;

  不要轻信那些吃回扣的中介人,即使是朋友也不能轻信;

  尽量多找些渠道了解可靠的情况,切忌匆忙出国。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
    

  • 李登辉抵仓敷 两岸留学生较劲 (4/25/2001)    
  • 手术两小时 李登辉心脏装支架 (4/24/2001)    
  • 上海为吸纳海外人才居留 筹划上海绿卡 (4/24/2001)    
  • 应邀出席清华校庆 卑大校长欲收更多中国学生 (4/20/2001)    
  • 中国年轻人的民族主义倾向 (4/20/2001)    
  • 天马: “民主魂”陶行知在新中国的不幸遭际 (4/19/2001)    
  • 韦露田: 中南海还能控制局面吗? (4/17/2001)    
  • 应否悬挂台湾旗帜 中台留学生起争执 (4/11/2001)    
  • 中华民国国旗 在路易斯安纳州立大学惹风波 (4/10/2001)    
  • 海外学者回国被捕:专家学者呼吁北京放人 (4/7/2001)    
  • 留美中国学生学者关注飞机相撞事件 (4/7/2001)    
  • ETS就新东方学校和个别考试网站试题侵权事件的声明 (4/4/2001)    
  • 士可杀 不可辱 (4/4/2001)    
  • 日本少女温哥华遇袭 大声惊叫吓退疑匪 (4/3/2001)    
  • 市场规则与人才流动 (4/3/2001)    
  • 大陆留外学潮 每年卷走40亿人民币 (4/2/2001)    
  • 美.英等五国留学费用最新比较 (4/1/2001)    
  • 芦洲分局侦破500万跨国掳人勒赎案  (3/30/2001)    
  • 中国各省市数百高干赴美加“取经” (3/29/2001)    
  • 高瞻被捕或因揭露了大陆人包二奶真相 (3/29/2001)
  • 相关新闻
    高瞻被捕或因揭露了大陆人包二奶真相
    中国各省市数百高干赴美加“取经”
    芦洲分局侦破500万跨国掳人勒赎案 
    韦露田: 中南海还能控制局面吗?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