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小街大巷不合理 北市修法八公尺稱街

人氣: 39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20日訊】(據中廣新聞林麗玉報導)台北市有一些路段,明明門牌是巷,不過巷道卻比街還要寬,例如有些熱鬧的商業區,巷的車道數還有6、7個車道,已經是街的規模,為什麼無法改為街名?負責規劃路名的民政局的確發現有這樣的問題,有可能是因為巷的長度不足500公尺,為了讓街道命名更符合標準,民政局正規劃修正道路命名及門牌編訂自治條例,過去寬8公尺以上、長500公尺以上列為街,自治條例通過之後,只要寬8公尺、長300公尺以上就可以改為街。

台北市的街道,一般認知路名是街的道路,應該要比巷還要寬,不過有些商業區、還有離市中心較遠的行政區例如士林區等,有些巷道明明有好幾個車道,已經超過了八米以上,卻還是巷,反倒是有些街只有8米多一點,不免令人質疑,怎麼會是大巷小街?負責道路路牌命名的台北局民政局科長陳泉壽說,相較於中南部許多縣市,台北市大巷小街的狀況是比較少了,而根據道路規劃,一般8米以上寬、長達500公尺左右,就會規劃為街、不過有些巷子道路寬度達8米以上,長度卻只有200-300公尺,到現在還是巷,北市府已經修訂台北市道路命名及門牌編訂自治條例,規劃將街的標準,放寬為只要超過8米以上,長度達300公尺就改為街。

台北市民政局表示,目前的道路命名,如果是15公尺以上、超過500公尺長就會規劃為路,寬度超過25公尺以上,則會訂為大道,由於街道名稱可能會影響到房地產行情,為了避免太多

大巷小街的道路,北市府修正道路命名標準,放寬為300公尺長、寬度達8米以上,就可以訂為街,整個自治條例正在議會法規會審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