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異文化的相遇巡迴展 台南登場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孫幗英台灣台南採訪報導)文建會所屬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以下簡稱台史博)策劃的「異文化的相遇:台灣的機會與選擇巡迴展」, 1月22日至6月6日於鄭成功文物館展出從16世紀到19世紀後期,台灣和世界上不同文化接觸的珍貴史料。

文建會主委盛治仁表示,「異文化的相遇:台灣的機會與選擇巡迴展」展出從16世紀到19世紀後期,台灣和世界上不同文化接觸的過程中許多珍貴的史料。我們了解自己的過去,尊重自己的歷史,對我們的現在和未來都有很大的啟示和幫助。

此巡迴展內容分為「相遇、貿易、 宗教、戰爭、再相遇」五大主題,介紹在西方強國積極向外拓展的大航海時代,台灣因地理優勢成為貿易的中繼點,伴隨著異文化的傳入,對台灣原住民造成的文化、宗教、生存等的影響。

珍貴的展覽文物,除1596年出版的《東印度水路誌》古書外,展場中尚有許多珍貴展品,如達悟族女用瑪瑙胸飾,代表達悟族家庭重要的傳家寶之一;由荷蘭人教授、使用羅馬拼音的平埔族新港文書合約、結合民間信仰的耶穌蓮花座立像、採用民間傳統龍或雲等圖騰紋飾的十字架及燭臺,以及結合漢字及東方藝術風格的彌撒禮儀用品等。藉由種種特色展品,民眾得以窺見當時的台灣島上異國文化、原住民文化及漢人文化間蓬勃的交流與融合。

展覽期間,台史博也推出多樣體驗活動,如異文化之旅「實景體驗遊程(城)」、 「美麗的相遇-多元文化手工坊」、「異文化相遇在台灣」專題講座等,讓民眾能更深刻看見台灣數百年來異文化相遇的故事。詳細活動資訊請上台史博網站查閱(http://www.nmth.gov.tw)。


《第二、三次荷蘭東印度公司使節出使大清帝國記》一書中台灣原住民的想像圖。


明代正德通寶(左)和西班牙銀幣複製品。(攝影:孫幗英/大紀元)


達悟族女用瑪瑙胸飾。(攝影:孫幗英/大紀元)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