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缺標示 咖啡因恐過量攝取不自覺

人氣: 35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1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王平編譯報導) 不管是晚上怕失眠,或是白天怕神經過度敏感,很多人想減少咖啡因攝取,卻發現不如想像中容易。原因就在於許多意想不到的產品中,都含有令人意料之外的咖啡因濃度。

據《洛杉磯時報》報導,近年來含咖啡因的產品蜂擁上市,非常熱門。不但機能飲料中有,連口香糖、糖果、洋芋片中都有。由於缺乏標示咖啡因的準則,消費者對各產品咖啡因含量幾乎一無所知。

法令未規定 咖啡因標示混亂

有些飲料會主動加註咖啡因含量,以吸引想提神的顧客。然而,如優格、冰淇淋、豆豆糖等產品,消費者只能仰賴標示來了解咖啡因含量。

美國農業部國家營養資料庫顯示,可樂的咖啡因含量大致相同,但其它汽水類的含量則差異甚大。例如,一罐每份8 盎司的可口可樂含有23毫克咖啡因,百事可樂則有25毫克。

阿拉巴馬州奧本大學教授雷納‧貝爾(Leonard Bell)於2007年在《食品科學》(Food Science)期刊發表的研究指出,全美130多種蘇打汽水中,每份咖啡因含量從5毫克到75毫克都有。

據華盛頓公益科學中心(Center for Science in the Public Interest)的資料,賀賽特黑巧克力棒(Hershey’s Special Dark chocolate bar)每條含31毫克咖啡因;班傑瑞(Ben & Jerry’s)咖啡冰淇淋每份含68毫克,兩者咖啡因含量皆超過一份可樂。

杜克大學醫學中心精神病學教授藍傑姆(James Lane)表示,標示咖啡因濃度對消費者很重要。過量的咖啡因除了加重注意力不足、過動、和失眠的困擾,還會使血壓上升、心跳加速及分泌壓力荷爾蒙,也可能傷害身體調節血糖的能力。

研究顯示,咖啡因對發育中的胎兒有不良影響,孕婦若每日攝取超過200-300毫克的咖啡因,將會提高流產風險,或造成新生兒體重過輕。因此,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建議,孕婦每日咖啡因攝取量應適度設限。

然而,消費者雖然明白風險,卻很難照著建議做。公益科學中心法務部主任布魯絲‧史維哥雷德(Bruce Silverglade)表示,產品包裝上缺乏咖啡因濃度標示,許多想不到的產品中都有咖啡因,實在無法計算。

FDA公眾事務專家史布翰‧迪藍西(Siobhan DeLancey)表示,食物中含有的天然咖啡因無須標示,但如果食品或飲料中另外加入咖啡因就應該在成份中標示。雖然如此,目前FDA並未要求廠商於產品中標示咖啡因含量。

咖啡因含量不易準確標示

貝爾教授表示,準確標示所有產品的咖啡因含量是很項很大的挑戰。

含有天然咖啡因的產品如茶、咖啡、巧克力等,與咖啡冰淇淋或優格的咖啡因含量不同,這與各自的生長環境有關。「就像佛羅里達和加州的柳橙,兩者維他命C含量是不一樣的。」

即使是相同咖啡豆泡出來的咖啡,咖啡因含量也有差異,取決於煮咖啡的方式和浸咖啡豆的時間長短。

貝爾和其他贊成標示的營養專家認為,當咖啡因以一種獨立原料添加於食品飲料中,就應該精確標示其含量,以供消費者參考。有些專家則認為,所有含咖啡因的食品,都應該加註標準化的標示。

對咖啡因刺激性非常敏感的人、或擔心咖啡因的潛在傷害者,及希望控制孩子咖啡因攝取量的父母而言,正確的含量標示非常重要。貝爾表示,如果產品標籤上有咖啡因含量標示,消費者購買時就可知道相關數據,不用再上網搜尋。

在FDA未更改現行規定之前,消費者若想了解產品中的咖啡因含量,可至下列網站查詢。

梅約醫學中心:www.mayoclinic.com
美國農業部:www.nal.usda.gov/fnic/foodcomp/search/index
公眾科學中心:www.cspinet.org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