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奉獻台東47載 瑞士修女布素曼辭世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23日訊】〔自由時報記者王秀亭、曾韋禎/綜合報導〕「哪裡有需要,我們就往哪裡去。」瑞士籍布素曼修女因為這句話,廿八歲遠渡重洋到台灣,一待就是四十七年,默默服務後山台東的弱勢者,即使臨終前一天,仍堅持服務居家服務病患。她17日病逝,享壽七十五歲,將長眠台東。生前她說:「我想留在台灣,擁有一張台灣的身分證。」

臨終前仍掛心居家服務病患

內政部戶政司副司長蘇清朝說,外國人或無國籍人有殊勳於我國者,內政部可為其申請歸化,報請行政院核准,但依法申請歸化的對象都是「在世之人」,沒有身故後才申請歸化前例。布素曼修女曾獲「醫療奉獻獎」,生前已符申請歸化條件,但當時沒有相關申請,擁有的還是台灣永久居留證。至於有沒有可能申請「榮譽身分證」?蘇清朝表示,現行法規沒有相關規定。

生前遺願盼擁有台灣身分證

布素曼修女告別式昨天在台東市馬蘭聖若瑟天主堂舉行後,教友之外,布素曼照顧過的病友也沒缺席。志工李美枝說,修女生前惦記著成功地區的居家服務病患,也十分關切收容貧窮及問題家庭學童的尚武聖十字架慈愛學苑,大家會一起關心,不讓修女失望。

內政部稱無身故後歸化案例

瑞士「聖十字架慈愛修女會」在台灣最艱困的年代,陸續派修女深入台灣偏遠地區服務,布素曼即是其中一員,一九六三年從瑞士到台灣。兩年後,修女會興建關山聖十字架醫院(現為聖十字架療養院 )時,有豐富護理專長的她便前來服務,從此與台東結下不解之緣,她常跟大家說,喜歡台灣這塊土地上的種種。

最近一年,儘管年事已高,她仍每天到成功地區的個案家做居家服務,開車可到的地方就以車代步,遇到崎嶇山路,就捨車徒步前進,走個幾十分鐘也不嫌累。面對長期臥床而褥瘡發臭的病人,她從無嫌惡之色,就像照顧親人,為患者擦身、處理傷口,直到痊癒。

一直到病逝前一星期,布素曼修女感到身體不適。與她共事廿載的阿美族婦人王美香說,從醫院回來後,修女堅不透露病情,只說脖子以下都不舒服,並認為她還可以做,忍著病痛,繼續做「該做」的事。

王美香回憶,修女寧把教友捐出的「奉獻」,轉手再奉獻給孤苦貧困的人,自己卻省吃儉用,衣服能穿就穿,內衣破了,也是一縫再縫。

1月16日,布素曼修女還惦記著要去一名居家個案的家中服務,直說很多事還沒做完,不願上車就醫。經眾人苦勸、合力攙扶,她才上車被送到醫院。王美香說,上車前,修女還硬擠出笑容揮動雙手,要大家放心,但這卻是最後一眼,隔天凌晨病逝台東。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