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永樂國小

延續社區文化 強化品德與家庭教育

吳旻洲
font print 人氣: 83
【字號】    
   標籤: tags: ,

古人曾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十年的永樂培育了李臨秋的《望春風》,百年的永樂孕育了大稻埕文化。從清末、日據到民國,從干茶布藥的商業特色,到多樣面貌的建築美學,大稻埕百年歷史的風華,讓永樂說給你聽。

永樂國小創校於民國前16年,原名「日語傳習所」,是台北市歷史相當悠久的一所學校,期間經過多次更名,直到民國78年才正式改名為「台北市大同區永樂國民小學」。

為了營造一所學生快樂、教師歡喜、家長信任的多元學校,永樂國小老師們集思廣益籌劃。除了在環境方面建置Book思議故事屋、榮譽活力屋、家庭教育資源教室、多元健康適能中心等之外,在教學的策略及方法上也用盡心力。

周瑞雲校長表示:「教育孩子要有方法,要賦予學生一個使命及成就。有些學生或許在功課上並不是最好的,但也要給他其他方面的鼓勵及肯定,我一直深信,只要用愛來灌溉,小草也會開花。」


周瑞雲校長深信,愛的教育,可以讓學生得到適性發展。(攝影:吳旻洲 / 大紀元)

周校長認為,要喚醒學生對日常言行的重視,除了需要學校與家長共同努力,還要將品德教育落實在生活中。因此,與全校老師共同擬定一套學生榮譽制度,建置一間「榮譽活力屋」,用互動遊戲的方式獎勵學生。


永樂國小設置榮譽活力屋,用互動遊戲的方式獎勵學生。

一旦學生獲得最高榮譽「永樂好兒童」時,該名學生的個人事蹟將會以數位典藏方式永久保留於學校網頁,並於畢業典禮時,首先把獎座頒發給獲得永樂好兒童的畢業同學,對於表彰孩子實踐品德教育具有重大意義。


學生自己動手做的美術作品。(攝影:吳旻洲 / 大紀元)

很多家長因為工作忙碌,教育孩子的時間比較少,親子間互動相對也減少許多,導致家庭教育難以發揮。而社會上有許多家庭,倫理逐漸式微,生活禮儀也不受重視。

目前為台北市家庭教育示範中心的永樂國小,設立一間家庭教育資源教室,提供給社區人員及家庭親子一個共學的空間,除了可進行家庭倫理及餐桌禮儀教學外,甚至還可製作簡易的烹飪料理。目地是希望能增進親子及社區間的互動,營造一個互學、互樂的學習空間,強化家庭教育的功能。

周校長認為,家庭生活是孩子學習養成的第一步,有賴於家庭教育的栽培,孩子才能有正確的觀念與方向。而學校教育是接續孩童教育的輔助角色,也是教育範疇中的專業角色。因此家庭與學校教育的雙管結合,乃是刻不容緩的行動。


永樂國小歌仔戲劇團多次受邀表演,深受好評,為學校的特色課程。


永樂國小歌仔戲劇團,小朋友表演挺有架式。

舞蹈班 深植藝術種子

永樂國小舞蹈班是學校重點發展的特色之一,擁有專業的教學師資及完整課程架構。舞蹈教學採循序漸進的方式,主要為培養學生對舞蹈的興趣,課程包含芭蕾、民族、現代舞與即興創作。舞蹈班近年來以多元活潑的編舞方式,受到外界相當大的肯定及讚揚,多次的全國賽事中也都有亮眼的成績。


97學年度五年級參加全國舞蹈比賽民俗舞優等作品《趕擺路上》。

舞蹈班表現如此出色,老師的用心教學功不可沒,周校長表示:「我常跟學生說,要時常懷著感恩的心,成就一件事情決不是個人的功勞。今天你們能在台上亮麗演出,要感謝幕後許多辛苦準備的老師、家長及工作人員。」

「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工。」舞台上光鮮亮麗演出的背後,是辛酸交織著血淚努力換來的。舞蹈班學生以舞台表演為目標,在不斷的舞蹈練習過程中,挫折與考驗也不曾間斷,舞蹈班黃老師表示:「舞蹈就是在不斷挫折中成長學習,而累積的挫折與考驗,卻是為了下一次更好的演出。在不斷的堅持與努力之下,也會讓學生變得意志力更堅強及更有韌性。」


舞蹈班98年3月公演《迎曦歡舞》。

舞蹈班的教學理念,除了教育專業舞蹈人才之外,也希望培養更多欣賞藝術的人。或許未來有些學生不再跳舞,但是藝術的種子卻深植其心,期許未來種子發芽後,能影響周遭的朋友與下一代對藝術的欣賞與熱愛。

彈性開放 具挑戰性的資優班

永樂國小的資優班設立於1984年,以多元價值為理念,設計出許多具挑戰性、彈性且開放的教育課程,包含校外參觀的探索活動,人文、數理及創意生活的團體訓練,對實際問題的探討及專題研究。透過這些課程讓學生充分發揮潛能,除了建立學生自信外,更培養合群利他、主動學習的人生觀,期望成為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資優班的學生實地在海邊做地質研究。

資優班成立後,持續與國內外的教育單位及團體進行交流合作,不僅教學內容與國際接軌,更提升學生放眼國際的寬闊心胸。近年來資優班配合九年一貫課程,從學校鄰近取材,讓學生從研究中更加了解在地傳統文化,並製作專題網頁參加國內外網頁競賽,屢獲佳績。

其中「天賦異餅──李亭香」與「非泛飯之輩──太子油飯的故事」分別獲得台灣網界博覽會的銀獎與國際網界博覽會的金獎。學生如此優秀的成就,是對老師教學用心的最好肯定。

有趣的 Book思議故事屋

「要讓我們的孩子具備挑戰未來的生命力及競爭力,必須從培養閱讀習慣開始。」永樂國小全體教師堅持的理念,正是故事屋被建置的原因。這間滿載夢想與驚奇的屋子,以多元學習區塊,帶來多元形式的各類學習。


Book思議故事屋透過生動有趣的親子互動,讓學生更快樂的學習。

裡面包括隨處可見的故事角、開放式班級書籍的共讀區、可進行布偶及光影戲的戲臺、可支援兒童戲劇的舞臺區、可融入多媒體資訊的教學區、可投射天文知識的星空區,以及訓練孩子成為小小領袖的主播臺。

除此之外故事屋背後還有一個導讀志工團,由一群受過專業培訓的故事媽媽組成,輔導主任尚漢鼎表示:「故事屋就像一個舞臺,讓導讀志工團能有發揮專業的空間。透過故事媽媽生動有趣的導讀方式,不僅讓學生用活潑、互動的方式學習,也能藉此推廣親子共讀的樂趣。」@*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讀報教育對內化學生的氣質,有加成的效果,竹田國中賴芳蘭老師表示,「我們學校孩子的氣質很優質,這次看了學生的讀報心得作品,發現孩子心靈層面的成長提升很大,真的讓我很感動。」
  • 即便過了二十幾年,桐林國小的孩子們,依然清楚知道這場地震是如何重創了故鄉。姜韻梅說:「我希望孩子們都記得,那場大地震是毀滅、但也是重生。」走進重新整修的圖書室「童話森林」,當年黃建興特意將圖書館規劃為獨立空間,就是希望能提升使用率。如今嶄新的圖書室,順應原始設計,在挑高的牆面上裝置了一棵桐花樹,這棵樹沒有頂,彷彿象徵著書中的知識應該延伸至外頭的自然世界。牆上的鐘,時間停留在凌晨一點四十七分,那是九二一大地震發生的時間。
  • 龍華國小雖然位於都市裡,卻保有珍貴的生態環境。中庭刻意以土丘造型模擬自然環境,搭配小橋流水生態池,不但是孩子們下課時間嬉戲的場合,也吸引了鳥、松鼠等小動物穿梭其中。
  • 「凱旋國中是台灣第一所無校門、無圍牆的校園,」黃建興站在凱旋國中入口,愉快地向大家介紹自己的得意作品。沒有圍牆的阻隔,打從校園入口就能沿著鋼構棚架走廊直接走進校園,寬闊的視野、一望無際的綠色草坪,宜蘭縣政中心區唯一一所國中——凱旋國中在二○○七年風光落成啟用,不但是宜蘭家長眼中的熱門學校,新穎的校園設計更讓凱旋國中躍為宜蘭建築之旅必訪的一站。
  • 位於溫哥華瑪格麗特街(Marguerite Street)的肖納西小學(Shaughnessy Elementary School)歷史悠久。(shy100.ca)
    溫哥華的一所小學通過挖出1919年該校成立時的時間膠囊來紀念其成立100周年,儘管最初組織慶祝活動的人並不知道它的存在。據CBC報導,切爾西.米勒(Chelsea Miller)和薩布麗娜.拉弗朗西斯(Sabrina LaFrance)的孩子都就讀肖納西小學,為籌備學校百年紀念活動,兩人一起研究該校歷史並查找資料,她們在一個溫哥華微縮膠片檔案中看到了一篇有關1919年9月22日威爾士親王愛德華來訪的報導。文章說,他的訪問包括在學校的奠基石內放置一個時間膠囊。
  • 假期結束,孩子也該返校了,如何讓孩子的心收回來,確保恢復正常作息規律,做好迎接新學年的準備呢?以下來自家長泰特女士(Carolyn Tate)的五條貼士應該會有所幫助。
  • 紐約市目前有八大特殊高中,而早期只有三大特殊高中——史岱文森高中、布朗士科學高中和布碌崙科技高中,1972年紐約州立法把這三所以入學測試作為招生方式的高中確立為特殊高中,並以法律確立入學測試成績為其唯一招生標準。到2002年彭博任市长後,他先後把新設立的五所高中列入特殊高中體系,亦以入學測試(SHSAT)成績作為錄取的唯一標準,不過授權「市教育局教育政策小組」(PEP)有權改變後面這五所特殊高中的錄取政策。
  • 東海大學,曾有台灣最美麗大學之稱,綠樹成蔭,古樸的唐風庭院,讓走進校園的遊客,很難不放鬆心情,我想,東海最知名的不外乎路思義教堂、牧場、校園廣宏幽美,其實呢,她不凡的歷史,更是值得大家來了解,以下就簡單介紹東海大學創校歷程與幾位重要人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