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碎形‧無涯之涯」黃蘭雅個展

人氣: 38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0年11月09日訊】(大紀元記者徐乃義台灣桃園報導)「這種顏色的質地,地球上前所未見!」以熱熔鎗為筆、熱熔膠為顏料的專職創作藝術家黃蘭雅,利用化工性材質,打造出多項驚奇、珍貴又細膩的藝術作品。11月9日起在平鎮市壢新醫院壢新藝術生活館,展開為期六週的展覽。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畢業的黃蘭雅,以個人情感、生命、記憶、身體等經驗狀態,將自我內在的抽象情感透過「熱熔膠」的材質來表達。而「熱熔膠」的特色,就像生命胚胎成形的最初,是來自於液體的流動狀態,隨著演變漸漸轉化固定成形,而這種柔軟可塑卻又堅固強韌的特質,正呼應生命本質多變堅韌的無限可能。作品中充滿了色彩鮮豔豐富的各種有機形體,彷彿一朵朵初開綻放的美麗花朵,營造出虛實夢境般的世界。

黃老師的作品鮮明透亮、質輕、柔軟可塑,又堅固強韌,是一種生命內在有機形象的外顯。曾應美國、比利時、韓國、日本..等國美術館之邀,進行「駐地創作」。

「碎形‧無涯之涯」是展覽主題,「碎形」是混沌理論科學家在自然中的一個發現,它所意指的是一種零碎的幾何形狀。這個名詞,在1975年由伯努瓦.曼得勃羅(Benoît B. Mandelbrot)所創造。

許多自然界裡的微型結構,以碎形的樣態存在或發生。碎形的結構以一種自我相似性,不斷地迭代延展,因此,在視覺的形式上產生一種細膩、精巧、有機的延續性。在我們的生活環境周遭,經常可見的碎形樣態很多。例如樹木的枝節、葉脈的形態,河流、山脈、雲朵、雪花等等。甚至人體中的血管、神經都是以碎形的形態呈現。

黃蘭雅對於創作並沒有太多的設限,但很重視自己作品的視覺效果,所以一直在找一種地球上沒看過的顏色,『終於,被我在海裡找到了;在一次潛水時,我發現光線在海水的折射,那種顏色的質地,是陸地上前所未見的。』。2010年11月9日,請一起來壢新醫院欣賞這種「地球上從沒看過的顏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