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兒童文學牧笛獎 陳夢敏首獎

人氣: 7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2月1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思宇台北18日電)國語日報社今天表示,兒童文學牧笛獎得獎者很多是童話創作的新手,他們從親子互動中,領略童話的美好與想像,進而創作故事,豐富孩子心靈。首獎由中國湖北省的陳夢敏奪下。

第9屆國語日報兒童文學牧笛獎,是台灣單字獎金最高的兒童文學獎,首獎可獲得新台幣15萬元獎金;今天在國語日報社舉行頒獎典禮,多名兒童文學作家如林良、桂文亞等出席。

國語日報社表示,參加稿件達190件,比去年更踴躍,共有6人獲獎,分別為第1名陳夢敏「浣熊街一百一十一號」,第2名陳昇群「腕龍一0一」,第3名顏志豪「亮片魚」;佳作3名則是宋曉燕「木頭人」、李定偉「滿滿豬」和李瓊瑤「肚臍歷險記」。

獲得首獎的陳夢敏,透過「浣熊居民」從單一黑白環境轉而追求多元繽紛色彩,呼應現代化的「改變」精神,但結局中又追憶過往時光;肯定改變,卻不否定傳統,提供多元思考空間。

陳夢敏無法出席頒獎典禮,她透過影片表示,因為兒子愛聽童話故事,與童話結緣,也從講述者變為創作者。從2007年開始寫作,迄今她已寫了200、300篇童話故事,5000字是第1次創作,沒想到就得獎,內心非常激動。

7年級生顏志豪作品「亮片魚」,被評審認為文字魔幻寫實,是本屆筆法最實驗大膽的1篇。文中敘述阿媽過世後,阿公變成怪人,讓孫子覺得好恐怖,隨著發現阿公肚裡養的奇幻之魚,才慢慢解開阿公的秘密。

顏志豪說,故事取材自童年回憶,描寫爺爺奶奶深厚情感,文中他主要想傳達出現代爺孫的情感疏離,希望讓小讀者重新體會長輩守護自己的幸福,他也把這篇作品獻給奶奶與爺爺。

他表示,媽媽受親戚影響,總覺得男生要念理工科,很反對他寫作,但他說寫故事只是為了餵飽他心中那個永遠長不大的孩子,不是為了任何人或是任何小朋友所寫的。媽媽雖然覺得他寫作沒前途,但還是到處拜拜,期盼他越寫越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