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防治霸凌 拋棄地方中央權責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0年12月22日訊】(據中廣新聞/陳映竹報導)校園霸凌層出不窮,教育部上週大動作找來25縣市教育局處長開會商討,原本要商討反霸凌法,但最後雷聲大雨點小,會議最後最具體的結論是,把開學第一周訂為友善校園周,宣導反黑、反毒、反霸凌。本週立即爆出桃園縣八德國中教師反遭學生霸凌,校長隱匿不報,最後教師只得找立委陳情,身為全國教育最高主管機關的教育部深感事態嚴重,教育部長吳清基緊急前往學校滅火,進行反霸凌演講,事後向媒體宣布未來反霸凌工作比照抗煞,晚間還親上火線,上政論節目說明,但校園霸凌真的就能靠著口號宣誓就有成效嗎?教育部必須積極把手介入,不要再把相關工作推到地方政府。

目前校園霸凌的調查處分,仍侷限在地方政府職權,校長處分也屬於地方權限,教育部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尊重地方決定。人本教育基金會執行長馮喬蘭不客氣指出,校園霸凌接連發生,不只發生在單一區域,需要中央投入資源,不是地方政府能獨立作為,「如果是地方業務問題,吳清基也不用跑到學校講話。」

全國教長聯盟理事長謝國清也直言,「教育部該積極介入,不要把作不到的丟到地方,想管的就抓出來。雖說是地方權責,但是地方需要的資源教育部要去協調。」

現今的校園霸凌事件已經不是單純的校園暴力,原因錯綜複雜,整體而言,施霸者多半來自社經地位比較低的家庭、家庭功能失衡,難以盡到管教工作、學業成績低落不被肯定,因此轉而結黨成派,甚至被黑幫吸收,尋求另一團體的肯定、歸屬感。長期關注弱勢的學者李家同call in政論節目就表示,霸凌的學生常是出於弱勢家庭或是功課較不好的小孩,這些學生常因自尊心受損,導致行為偏差。

校園霸凌受害者已經不只限於學生,就連老師也被捲入,傳統教師的教學知能根本無法應付這些複雜的輔導工作。馮喬蘭表示,現在教育部對於霸凌處理根本沒有實質計畫,最根本的方式,還是要投注資源輔導,目前校園導護人力缺乏,教師根本無法獨立面對日益惡化的暴力問題。建議應該尋求社工或輔導人員協助,成立學校支援系統,否則校園霸凌黑數一直存在。

謝國清感慨,反霸凌不應只是口號宣誓,縣市政府應號召學校與地方家長會、教師會,一同面對處理校園霸凌。家長會是重要的社區力量,政府應該把家長當作教育合夥人。

校園不可能零霸凌,學生被孤立、排擠也是霸凌的一種,但如何降低霸凌數字、減少暴力事件,教育部經該趁著現在民氣可用,拋棄中央和地方的權責限制,積極介入,釋出資源,包括投入輔導志工人力協助學校,否則霸凌事件只會像不定時炸彈,炸的教育部滿頭包、受害學生遍體凌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