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黃鸝現身高市 吸引國際賞鳥人關注

人氣: 167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10年12月24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曜宇高雄報導)常年受到國際賞鳥人士忽略的高雄市,在近年的生態保育下,竟使「黃鸝」願意棲息,也可望幫台灣生態旅遊增添一景!24日國際台灣觀鳥協會執行長喬安,到世運主場館旁的生態池林區,一窺這種全身批著亮黃色羽毛的一級保育鳥類。


國際台灣觀鳥協會執行長喬安.麥肯(Ms.Jo Ann Mackenzie)。(攝影:李曜宇/大紀元)

喬安.麥肯(Ms.Jo Ann Mackenzie)已年高八十,是加拿大賞鳥記錄保持人,此番是第19度來台,這次她聽聞高雄市出現黃鸝,終於首次踏進高市。高雄鳥會理事長林世忠表示,這是高雄的驕傲,全台大都市中,只有高市的黃鸝族群成長最穩定。

黃鸝現蹤在世運主場館旁的生態池林區,數量約有兩對,其它在左營、楠梓地區也有發現。高雄鳥會總幹事林昆海指出,三、四年前在世運主場館現址,就已發現黃鸝蹤跡,但擔心消息一公布引起民眾獵捕,所以一直默默觀察中。林世忠也表示,有發現繁殖情況,但地點不能透露。

喬安在女兒及女婿的陪同下,各拿望遠鏡仔細搜尋黃鸝蹤跡,喬安說,黃鸝是一種讓人驚豔的鳥,能出現在高雄實在太難得了。她希望能保育好這個棲息地,同時請大家不要任意獵殺,這兩個因素是黃鸝瀕臨絕跡的主因。


24日,國際台灣觀鳥協會執行長喬安(右1)在女兒及女婿的陪同下,各拿望遠鏡仔細搜尋黃鸝蹤跡。(攝影:李曜宇/大紀元)

國際台灣觀鳥協會理事長廖世卿說,台灣面積雖然不大,但是卻有高達567種的鳥類和23種特有鳥種,每年吸引來自歐美地區的賞鳥人近上百個團體,創造上億的商機。高雄在生態旅遊這塊一直缺席,在生態逐漸復育中,如能將觀賞黃鸝加入旅遊路線,將可為高雄帶來商機。

林世忠表示,保育是目前首要工作,希望在縣市合併之後,政府部門能多加重視。他也憂心在鄰近中油廠區遷廠後,可能帶來土地利用的變遷,同時牽動黃鸝的生存命運。◇


24日,高雄鳥會與國際台灣觀鳥協會執行長喬安(右3)、理事長廖世卿(右2)來到世運主場館旁的生態池尋找黃鸝蹤跡。(攝影:李曜宇/大紀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