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菸檳不入口 口癌篩檢保健康

人氣: 6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0年12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施芝吟台北報導)口腔癌是台灣十大癌症中成長速度最快的一個癌症。近年來,其發生率增加4倍而死亡率上升2.3倍。今(3)日是台灣獨有的「檳榔防制日」,國民健康局長邱淑媞提醒民眾,重視檳榔議題,預防檳榔對健康造成的危害。

嚼檳榔是造成國人口腔癌的主要原因,據國建局資料顯示,96年台灣有5,458位新增的口腔癌個案,且98年有2,249名因口腔癌而告別人世。另外,男性口腔癌發生和死亡的中位年齡分別為52歲和55歲。

男性口腔癌的死亡率和發生率較高的縣市,其青少年嚼檳榔率也較高,其中,男性口腔癌死亡率最高的台東縣,其國中生、高中生嚼檳率高達9%以上,而男性成人也高達30%,若嚼食率不下降,到下一代時,恐怕仍會繼續高居全國口腔癌死亡率的第一名,非常令人憂心!

造成國人口腔癌發生的主要原因除了嚼檳榔外,吸菸亦是重要的原因,據國家衛生研究院教授溫啟邦研究指出,國人口腔癌發生個案中可歸因於嚼檳榔的為38%、歸因於吸菸為31%。

衛生署表示,為防制青少年嚼檳榔,已擬定青少年檳榔防制計畫,針對高嚼檳榔率的縣市,全面推動學校之拒檳宣導教育,並協助學生戒檳,亦從家庭和社區等環境著手,希望營造無檳榔的支持性環境,促使學生拒嚼檳榔。

為預防口腔癌的發生,民眾應戒除嚼檳榔、吸菸的不健康行為,有嚼檳榔者應定期接受口腔癌篩檢,除有助於提早發現口腔癌外,如在癌前病變時發現,經治療還可避免進展為癌症。

邱淑媞呼籲,有吸菸、嚼檳榔的民眾為了自己的健康,請儘速戒除並作為子女好榜樣,30歲以上有嚼檳榔或吸菸的民眾,爲了自己的健康與家人的幸福,請善用政府補助的2年1次口腔黏膜檢查服務。

研究顯示,有嚼檳榔、吸菸和飲酒習慣的人,得到口腔癌的機會為一般人的123倍,因此,每年的12月3日訂為「檳榔防制日」,藉以提醒民眾重視檳榔議題,預防檳榔對健康造成的危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