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去見校長嘍!

文/佳宜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月6日訊】(紐約訊) 早晨急匆匆地把兒子送到學校,在回來的路上看到鄰家的媽媽推著寶寶車送女兒去幼兒園。「婷婷小公主出遊啦!」我打著招呼。看著鄰家小妹妹一天天長大,不覺之中也分享著她的成長。鄰家媽媽高興地說:「正想找你呢,婷婷今年9月份就要上幼稚班了,回頭我再問問你怎麼申請。」

我算是個剛剛「過來之人」,兒子還在幼稚班就讀。其實申請紐約公立學校幼稚班的手續挺簡單的,主要是三步曲。第一步是決定去哪所學校,主要有二種,劃區(zoned)和非劃區(non- zoned)學校,前者是依據住址定的。然後帶上居住地址證明和孩子出生日期證明到學校去填寫一份申請表。這些證明必須是原件,校方複印一份留下,原件當場歸還給你。第二步要注意查收學校的來信,信中告訴你孩子是否被錄取,或是在等候錄取的名單上。第三步就是去學校預先註冊就可以了。

從在家或幼兒園到正規學校上學,幼稚班還真的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過度時期,家長或許比孩子更「好奇」。大概學校也了解家長的這種心理,在這段申請時間裏,學校一般會安排「家長說明會」和「公開參觀日 」,並允許家長帶著孩子一起去參觀正在上課的幼稚班,這樣就能有一個非常直觀的概念。

在上學校幼稚班之前,兒子在幼兒園呆了一年多。記得那天帶他去參觀學校後,我就事論事地說:「學校的禮堂好大啊!」兒子不服氣地說:「我們幼兒園也很大啊!」;我無意中說:「學校有6個年級,好幾百學生呢。」兒子又嚷嚷開了;「我們幼兒園也有好多好多小朋友,有70、80個(實際上30多個)。」看來小傢伙還挺戀舊的。

替兒子申請幼稚班的過程中還有一段插曲,主要原因是我填寫劃區學校的申請表較晚,是在規定的最後2個星期去的。後來學校書面通知我,因為報名的人太多了,兒子被列在等候的名單(waiting list)第12位。但校方肯定地告訴我不用擔心,因為是劃區學校,所以我們有錄取優先權,但可能要等到暑假裡才能拿到錄取信。雖然校方這麼講,我還是不定心,所以又到附近的一所非劃區學校去詢問,答案是已經過了申請日期,況且現有報名人數已經太多了。只得作罷,等著吧。

到了8月中,學校果然來信說兒子被正式錄取了,我接受的話,要簽一下名,把信再回給學校,我心裡的一塊石頭總算落了地。所以這一次我得要告訴婷婷的媽媽,申請要趕早,先來先得,first come,first serve,可不要像我這樣捱到最後。

開學第一天,我還有一絲擔心,那麼「懷舊」的兒子是不是會適應全新的環境及全新的老師和同學。那天下午,我提前一點去學校接他。因為兒子的教室是在學校主樓的外面,所以可以直接到教室門口接。但見教室的門緊閉著,踮起腳向窗戶裡張望,裡面空無一人。正疑惑間,忽見幾位老師領著一隊小朋友從學校操場那邊走過來,心裡嘀咕:「學校怎麼會有那麼小的孩子?」正想著,其中一個孩子跑出隊伍,朝這邊飛奔而來,到跟前,一看正是兒子。正當他要撲到我懷裡時,那邊老師叫兒子回到隊伍裡去。兒子遲疑了一下,乖乖地走回去了。我心裡暗笑:「小傢伙可嚐到學校的味道了。」

回家一路上,兒子繪聲繪色地告訴我學校裡發生的事情。我問他喜歡學校嗎?他一個勁兒地點頭。這樣一晃5個多月過去了,他喜歡學校的熱忱一直未減,有時還問我,為什麼他週末不能上學。只是早晨起床偶爾是一個問題,因為原來上幼兒園的時候,他早上要到8點半才起床。現在是小學生了,8點20分之前得趕到學校。雖然晚上硬逼著他早點睡覺,可也有早上爬不起來的時候,但這時候只要我說一句「神奇」的話,他保證會硬是撐起來。那句話就是「你遲到的話,就要去見你們principal(校長)了。」

有一天學校放假,一早上我接了幾個電話,「今天晚了,我要遲到了啦。」我忙忙乎乎地收拾著準備去上班。坐在沙發上一邊吃著姥姥煎的蛋餅, 一邊在看孫悟空電視的兒子甩過來一句:「你要去見principal嘍!」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馬克辛·格林是一位教育家、哲學家。多年來,她努力提攜其他教育工作者、藝術家、兒童,推動社會正義,提倡發揮想像力的藝術。 (AMIERICAN-PROFILES-EDUCATOR-MAXINE-GREENE-20100204-83582812l)
  • 性騷擾防治法施行至今滿4年,但仍有被害人申訴無門,立委黃淑英日前接獲被害人A小姐陳情,報案卻遭警察局和北市府性騷擾委員會互相推案,導致錯失性騷擾案件一年申訴期限。黃淑英呼籲,應加強警察機關對性騷擾案件及相關法令的教育訓練。
  • (大紀元記者李晴玳高雄報導)為感謝高縣戶政志工無私的奉獻,今天縣府特別於勞工育樂中心舉辦教育訓練及年終餐會,並頒獎表揚7間績優戶政事務所及17位分別榮獲內政部金、銀、銅質獎的志工。
  • 1月28日下午,費城人際關係委員會和費城教育局在格爾林娛樂中心(Guerin Recreation Center)召開了關於校園暴力的首次聽證會。聽證會上,費城各社團和社區人士紛紛呼籲儘快消除南費城高中存在的暴力因素。
  • (大紀元記者李晴玳高雄報導)由廣達文教基金會贊助、高雄市政府教育局主辦的《游於藝》校園巡迴展,寒假期間特別安排於高雄捷運文化中心站展出,昨(5)日下午舉行聯合開幕活動,以及藝術導覽小尖兵授證儀式,展場並由國小學童《藝術導覽小尖兵》擔任導覽及相關培訓課程。
  • 桃園縣第三選區立委補選,四名候選人力爭女性選票。民進黨黃仁杼強調落實兩性平權,國民黨陳學聖將力促政府推動中高齡婦女二度就業,無黨籍林香美、吳餘東爭取生育津貼或免費學前教育。
  • 知名作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系教授廖玉蕙批評,今年大學學測作文題目「漂流木的獨白」出得不好,考生很難以第一人稱將心比心,多數寫得大同小異,難拿高分。一些閱卷老師形容,因內容同質性高,閱起卷來「哀鴻遍野、苦不堪言」。
  • (大紀元記者李丹、岳怡多倫多報導)一份由Progress Career Planning Institute(PCPI)所做的調查顯示,加拿大小型企業仍然認為僱傭受過教育的新移民存在風險。專家表示,小企業應毫不猶豫地聘請熟練的新移民,尤其應該考慮到在未來十年,移民可能是滿足勞工市場需求增加的最大力量。 另一方面,一些華裔小企業主的想法和報告有所出入,自己本身也是移民的小企業主似乎更願意聘請新移民。同時也有人認為,新移民更容易在小企業找到工作,當然也會有小企業主明確表示不喜歡請新移民工作。   

    研究表示,新移民找工作難是因為語言問題、缺乏加拿大工作經驗和學位認證等因素。小企業主是怎麼看待這些問題的呢?每個小企業主的看問題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結論也是不同的,但是小業主們都提到移民的個人品性問題成了他們是否聘請新移民的關鍵。

  • (大紀元記者駱亞報導)李莊案二審經過二天的激烈的庭辯後,以李莊戲劇性的反水認罪,法庭擇日宣判暫時告一段落。李莊在一審一直堅持自己無罪,但二審上7次承認有罪,而且表示在各級領導和各級組織的耐心教育下,如何如何,並且要識大體、顧大局云云。其前後判若二人的表現,不但令民間很多人失望,也令他的辯護律師顯得措手不及。
  • 一吃完晚飯,女兒就美滋滋地往電腦前一坐,不是寫博客就是和國內的舊友聊天,開心至極,刷碗的活總是一拖再拖,不肯先幹。我就在想,這美中兩國之間的教育模式差別也太大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