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活老師出妙招】要吃「好」糖果

陳彥玲(教育碩士、講師)
【字號】    
   標籤: tags:

我的小女兒宇方上小學了,一天,我發現她入座後右手握著拳頭,原來啊!同學給了她一顆糖果。

小一的孩子正值換牙階段,但是很愛吃糖果,然而刷牙習慣卻還沒好到讓父母放心的年齡,如何吃合適的糖果又能保養好牙齒,可得有一個精心設計的過程了。

我拿起宇方的糖果,一聞起來那是可樂的味道。問了同學們,小朋友七嘴八舌的說:「那是可樂糖」。哈哈,我想這下機會來囉,可以藉著這個機會讓小朋友了解食物對身體的影響,也可以藉著這個機會培養更好的同學友愛。

於是我說:「一年二班是個好班級咧,有東西會跟同學分享喔!比如說啊,這個…」,我把糖果拿起來給大家看看,小朋友睜大了眼睛,看著這顆小小的糖果,台上的我一眼望過去,馬上可以知道是誰帶了糖果來,因為他的「我是好孩子,我會分享的眼神」正跟我四目相對,我也知道不能讓他有「做錯了事、害了同學」的想法。

於是我再問了一個問題:「有人知道可樂可以拿來做什麼嗎?」這下子小手舉的如雨後春筍一般了:「好喝」、「做成糖果」…一陣此起彼落的答案中,宇方說了一句:「可以拿來洗馬桶!」

「喔!這個事情我本來也不知道,後來我的朋友告訴我之後,啊!才知道,原來可樂是一種藥耶,平常是不能吃的,而且是很強的酸,所以可以把馬桶洗乾淨,我們要不要把自己的肚子變成馬桶啊?」

「還有啊,如果有小朋友把自己掉下來的牙齒泡在可樂裡面,過了一段時間以後啊!猜猜看會發生什麼事?」

「我知道,我知道,會不見了。」

「啊!那我們是不是要吃好的糖呢?別把自己的肚子當什麼?」

「馬桶!」小朋友齊聲的回答。他們已經不管剛剛是誰帶來的可樂糖,而是已經知道等到下星期二,上一整天課的時候,一定要記得帶牙刷,因為宇方媽媽會帶一包能幫助大家長骨頭的,又香又甜的甘蔗黑糖,讓小朋友吃的開心又健康。更重要的是:小朋友學會了「等待」,也學會了「關心別人的牙齒」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回首數載的教學生涯裡,曾迷失在孩子成績與教學付出的計量天秤裡,失衡的可不僅是度量意義上的砝碼,而是師生間雙向溝通的和諧……
  • 屏東縣竹田國中在高雄中北扶輪社贊助下,開展讀報教育。不僅提升偏鄉學子閱讀能力、開拓國際視野,去年國中會考,竹田國中更是創下佳績,全校畢業生62%考取屏東中學及屏東女中,錄取率全縣第一。3月21日,竹田國中舉辦成果分享及讀報教育比賽頒獎。
  • 仰望中華五千年文明,我感到謙卑和渺小。同時,能夠和青年學生一起探索和欣賞中華傳統文化的獨特之美,我深感榮幸。
  • 平時成績很好,一到大考就緊張?曾國藩七次科舉的故事改變了學生......
  • 心靈的創傷會導致孩子封閉自己、停滯不前。引導她解開心結,就會有所進步。
  • 對資訊一竅不通的我,想盡千方百計學習如何錄影片,並上傳到YouTube平臺......
  • 教導孩子閱讀中國傳統經典,可使他們增強記憶力、提高智能、增進學習能力和自信。長期堅持下來,還能學習到做人處事的道理。
  • 近年來食品安全的問題層出不窮,食品添加物已是大眾關注的議題。為使學生能了解食品添加物對人體影響的相關知識,教師特別設計「食品添加物」相關課程。
  • 讀經可以淨化人心,可以學習經典上的道理,孩子小時候就開始接觸,日後便能潛移默化。
  • 我是一名教師,一九九九年江澤民發動了對法輪功和法輪功修煉者的殘酷迫害,我因不放棄自己的信仰,被一票否決競聘教師資格,得不到任何說法,被趕出學校大門。無奈,我便利用我的特長,開設了一個學生課後作業輔導班謀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