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結構性失業續惡化 台失業率5%待努力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2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何旭如台北22日電)2月失業率跌破市場預期不減反增,雖季調後失業率連六個月改善,學者提醒,中高齡、長期等結構性失業問題持續惡化,主計處也表示,年底前失業率要降至5%,需大家努力。

主計處今天公布,受新年前部分臨時性工作結束影響,今年2月失業率5.76%,較1月上升0.08個百分點,終止過去連五個月下降的好轉紀錄;不過,季調後失業率5.65%,已連續六個月下降。

台大國發所教授辛炳隆表示,一般新年當月,受臨時性工作機會增加影響,通常失業率可望改善,但今年2月受部分季節臨時性工作結束,失業率不減反增,代表就業市場復甦不如預期好,速度也不如預期快。

主計處預估,失業率若要降至5%,失業人數需減至55.6萬人(今年2月為63.4萬人),若與目前相較,失業人數需再減少7.8萬人;就業人數需增至1059萬人,若與2月相較,還需增加21.7萬個就業機會,需大家努力。

除2月失業率不降反增,中高齡及長期失業人數則再創史上新高,反映結構性因素未受改善。

主計處解釋,受景氣未明顯恢復,及部分失業者本身條件不足,如學歷、專長、年齡及期望待遇與市場不符,導致中高齡及長期失業人數創新高,但若景氣恢復至一定程度,結構性失業將逐步改善。

主計處表示,分析2月失業率上揚因素,認為季節、短期因素影響較大,國內失業率仍會緩降,整體勞動市場可望趨穩,唯速度沒那麼快。

根據主計處往年經驗,受季節性臨時工作結束,農曆年後該月(今年為3月)失業率恐上揚,不過主計處表示,今年因部分臨時工作提前於2月結束,導致2月失業率上揚,也因提前於2月反映,3月對臨時工作結束的反映說不定較小。

辛炳隆表示,若臨時工作提前結束的效果已反映在今年2月失業率上,年關後企業徵才增加,加上景氣逐步恢復,樂觀預期3月失業率反而有機會下降。

行政院長吳敦義拿自己的烏紗帽當賭注,向國人保證今年年底前失業率會降至5%以下。主計處官員表示,除需大家一起努力,受年中有畢業潮季節性因素影響,今年失業率要降至5%,第四季比較有機會看到。

今年5月即將進入畢業生湧入職場的畢業潮,往年6至8月失業率都將逐步上揚。辛炳隆表示,由於景氣持續好轉,除非有大利空,如中國經濟反轉等,否則今年國內失業率應不至於再攀至6%。

失業率為景氣落後指標,景氣復甦之初,企業僱用意願保守,寧可先以加班、增派臨時工等方式因應,失業率能否於年底前降至5%達陣,實質景氣復甦仍為根本解決之道。

此外,循環性失業(受景氣影響而失業)問題暫告段落,結構性失業仍持續惡化,仍須政府更積極作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