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利中看禍福得失

青竹
font print 人氣: 123
【字號】    
   標籤: tags: ,

人來時一身空,走時還是一身空。可是在世間,一些人受名利驅使,往往認為鑽營求取就會得到益處,卻沒有想過人生禍福皆有因緣,一切都在天理的安排之中。而妄心貪念僥倖的希求,反會害了自己。這就是古人說的「取之有道,得之有命」、「一切福田,不離方寸」的道理。

據史載:唐朝時,新平縣官吏裴璞死了之後,他的外兄華元到隴右做客,在路上遇到了一位武官,後面跟有很多隨從。華元仔細一看,武官原來是裴璞,於是驚喜的問:「您不是已過世了嗎?怎麼又任武官了?」裴璞說:「我現在的職務是西川刷掠使,專門負責管理世間財務的盈縮增減。要曉得世人的一飲一啄,都是命裏註定的,何況錢財呢!陰司都有登記,所以一個人獲得的錢財,也都有一定的限制;若是超過了限制,就會被刷掠掉。或是被自己消耗浪費掉,或是遭遇橫禍,或是做生意投資虧掉,或是疾病消散,都是由我這個刷掠使來掌管。人們經過勤勞付出所得,也只是得到了本分中應有的,沒有一絲額外的;若是不勤勞,則連本分中所有的都會失去。其他事情也是一樣。唯有行善可以增加福報,你應該多做善事啊!」裴璞說完之後就不見了。

宋代的劉頏文章寫的頗好,一心想早些取得功名,就來到終南山向詡聖真君叩問自己功名的事情。真君說:「你的文章雖好,但是命太薄了。你若能夠安分退守不營求,還可以保有餘年;若是過份的營求,必定會折損你的壽命。如果能多行善或許可以彌補缺失。」劉頏未能聽從真君的勸告,他想盡辦法也沒考中,結果因過份營求而生病死了。考取功名是要有福德的,怎麼可以用智巧的手段去求取呢?只有認真的積累德行,一切福份才會自然到來。

明朝的兩淮鹽運司耿九疇淡泊名利,為政清廉,凡是有請托辦的私事和禮物,一概回絕。平素不結交權貴,公事之餘就焚香讀書。他說:「為官者最親近的是百姓,若按官場請托的辦,百姓則會受害。凡事有是非曲直,豈能以私心而廢棄了公理?」他的廉潔之名,婦孺皆知。有一次耿九疇在水邊感歎的說:「水這樣清啊!」旁邊就有位小孩對他說:「河水的清澈,比不上您操守的清廉啊!」耿九疇成為全國官吏和百姓的榜樣,後來被任命為掌管全國官吏風紀的都御史,後任尚書。他的兒子耿子裕遵守他的教誡,十九歲就考中了進士,後來任太子太保,吏部尚書,品行和他父親一樣廉潔。

自古以來有道德的人,都不會為金錢名利所動。恪守職分,修德向善,不僅可以戒除各種私欲貪念,保持清淨的心境,而且能夠使福報更加久遠。而執著名利,只會給自己增加苦報和罪業。因為人生在世,道德和良知才是人生命本質中最美好的東西,是人生命中最重要的!

──轉載自新三才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予人玫瑰,手有餘香」,當有人需要時主動伸出一雙援助之手;不計得失,笑罵由人,我們的心是如此的大度與坦然。
  • 有一個流傳已久的笑話:美國警察、香港警察和中國大陸警察圍捕一隻逃亡森林的兔子。美國警察動員了龐大警力和高科技手段,香港警察使用心理戰術,都不能使兔子落網,最後都無功而返。但是大陸四名警察衝進森林,很快就說說笑笑牽著一頭鼻青臉腫的狗熊出來,狗熊邊走邊求饒:別打了,我就是那只兔子!
  • 土地公大笑︰「哈哈哈!不要難過,人命中自有定數。包括錢的數目。」
  • 守口徳,修心性,話多不如話少,話少不如話好 ; 不計較得失,無所求,「屋寬不如心寬」真自在 ; 無私無我,先他後我,德不孤才是真正的富有。
  • 面對名利的誘惑,我們能做的也許就是拿出一顆平常心,無論得失都順其自然。得之,淡然;不得,坦然。不管世事如何變遷,永遠不要讓浮名遮住眼睛。
  • (shown)一個人如果擁有一顆純真的心靈,在自己應該做的事情之中盡了全力,他的成就自然而然就會顯現出來,他理所當然地可以得到應該得到的人世間的榮耀。
  • 在命運中強求不屬於自己該得的,有得就有失,在你認為已經得到的時候,可能你已經失去一些了…
  • 這齣戲已落幕,我依然是台下的觀眾。瀟灑的轉身,走向百丈紅塵,灑脫的背後是飲盡孤獨,飄忽的心卻因此可以自由的穿梭來去,無拘無束,無牽無纏。
  • (shown)我們來世間,不過是個過客,小住數十載就要回到老家。一切一切都是過眼煙雲,我們可以如神仙般的逍遙自在享受一切,享受自己現有的一切。不要想佔有,你就能放下一切,就能忘了那一切。
  • 俄羅斯數學天才佩雷爾曼( Grigory Perelman)2003年解了懸賞100萬美元的寵加萊猜想。但日前,這位數學奇才卻不願領取這筆巨額獎金,寧願躲在他位於聖彼得堡的,家徒四壁到處是蟑螂的簡陋單元屋內。他陋著大門對外宣稱:「我想要的所有東西,我都已得到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