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魷獲減量逾7成 靠天吃飯難

人氣: 9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5月1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王淑芬高雄18日電)「豐收時價格不佳、欠收時不足油錢」。高雄市政府海洋局長孫志鵬說出魷釣業者的心聲。他表示,全球氣候受到聖嬰現象衝擊,魷魚的魚獲量驟減,民國98年比97年足足少了7成多。

孫志鵬表示,面對魷魚業者魚獲大減的情形,行政院農委會漁業署及高市府海洋局有計畫研議輔導,盼能解決業者漁獲不佳的問題。

台灣是世界魷魚魚獲量數一數二的國家,高雄市又居國內魷魚產量最大宗;但是隨著近年天候的遽變,魷魚漁獲產量已不復昔日的榮景。

台灣區遠洋魷漁船魚類輸出業同業公會統計顯示,民國97年魷魚產量共有24萬283噸、去年是6萬8747噸,產量銳減逾7成。

魷魚公會指出,台灣的遠洋魷釣船以赴西南大西洋及東南太平洋為主要捕撈作業區;隨著氣候的變化,魷魚漁獲已逐年減少。總幹事李唐輝說,不少業者抱怨「不出海作業就沒收入,出海捕撈卻又看天吃飯」,漁獲常不足以應付油料支出。

數據顯示,過去魷魚豐收,1年的產值有數十億元新台幣,海洋局說,97年24萬多噸的魷魚漁獲就創造了逾新台幣37億元的產值。魷魚公會說,今年1至4月的魷魚捕獲量約3萬噸,公會並不看好今年的魷魚產量。

李唐輝說,魷魚公會去年曾向漁業署申請「休漁」,但是遭到否決。她說,魷魚船都是超過700噸的遠洋船隻,業者一趟出海入不敷出,怨聲不少,盼漁業署能聽到漁民的心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