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車城鄉代減席 超額民代惹爭議

人氣: 5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5月25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李立法/專題報導)立委席次都能減半,地方民意代表人數是否也該檢討?實施10多年的「地方立法機關組織準則」,依人口比例規範民代席次,最近內政部以人口低於門檻為由,大幅縮減車城鄉代席次,挑起民代席次普遍超額的敏感議題。

車城鄉人口去年一度掉到萬人以下,雖然今年初已回升到1萬多人,卻已過了第19屆鄉鎮市民代表席次分配人口審查基準日時效,鄉民代表數從原來11席降至7席,是屏東縣第一個援用「地方立法機關組織準則」調整民代席次的鄉鎮,引起地方強烈反彈,認為人口減少是全縣性問題,應全面檢討,當然包括縣議員席次部分在內。

《87年 席次分配混亂》

目前各縣市議員及鄉鎮市民代表人數,均以民國87年所選出的席次為基準,至於當年席次分配以何為依據,從地方鄉鎮公所、縣府到中央內政部主管機關,都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如屏東縣人口不到90萬議員有55席,比人口110萬的台南縣多5席,也比人口130萬的彰化縣多3席,屏東縣內埔鄉人口數5萬8千多人,鄉代有13席,比高雄縣人口超過7萬的林園鄉還多1席。

《88年 準則明確規範》

87年各縣市產生的地方民代席次分配混亂,缺乏統一標準,88年依地制法訂定實施的「地方立法機關組織準則」,以地方人口數為分配基準,對民代席次有明確規範,若依現行規定,各縣市議員及鄉鎮市民代表人數普遍超額。

《人口 調整席次門檻》

以屏東縣議員席次為例,按全縣人口數分配只能有45席,現況則有55席,時空環境不斷改變,民代席次的合理性卻不曾討論。

屏東縣政府民政處長高吉發表示,基於維持政治穩定,「地方立法機關組織準則」對於地方民代席次的調整設有門檻,人口數需增加或減少到一定程度才能調整民代席次,否則就得維持87年時的規定名額。

《車城 反彈可以理解》

但車城鄉難以接受這樣的理由,很多鄉鎮人口外流數比車城還多,鄉代席次也沒有減少,準則所規定的1萬人門檻不能反映公平,就該全面檢討。

鄉民林義祥指出,檢視「地方立法機關組織準則」內容後,覺得矛盾且模糊,車城鄉原先依該準則的規定只能有6席,後來縣府援引地制法的解釋,又變成7席,法規疊床架屋徒增紛擾。

內政部民政司地方行政科長厲媞媞表示,有民眾反映,立委席次早已減半,為何地方民代人數不一起調整節省公帑,也有人認為立委減半後地方民代絕不能減,否則反映民意的管道會越來越少,到底該以多少人口數作為調整地方民代席次的門檻,是有討論的空間。

厲媞媞表示,車城鄉的反彈可以理解,是否該全面調整地方民代席次,牽涉到修法層面與複雜的政治考量,可能得透過政治手段才有辦法達成。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